在2024年3月3日,曹某某的悲剧震惊了社会。这名年仅26岁的规培生在医院内自杀,留下了许多令人痛心的疑问。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安排的深刻反思。
首先,规培生制度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规培生作为医学领域的新生力量,本应该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怀。然而,现实中,他们往往被视为“廉价劳动力”,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极低的待遇。这种制度的不公平不仅挫伤了规培生的工作积极性,更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
医学,一个充满崇高使命感的行业,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规培生,作为这个行业的底层,往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医学知识的海量学习,还要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摸索前行。而这一切,往往是在极低的薪酬和缺乏尊重的环境中进行的。
但曹某某的遭遇,并非仅限于医学领域。她的悲剧,是当代社会普遍压力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职场竞争、房价高涨、教育焦虑,这些压力像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压力往往还伴随着对成功的过度追求和对失败的恐惧。在社交媒体和朋友圈的光鲜亮丽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害怕被社会淘汰,害怕被同龄人超越,这种恐惧让他们不断地逼迫自己前行,哪怕身心俱疲。
然而,当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往往无法再承受。就像曹某某一样,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用这种方式来解脱自己。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但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在当代社会下,人们的生存压力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
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当代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否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怀?是否应该改变对成功的过度追求和对失败的恐惧?是否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曹某某的悲剧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正视当代社会下人们的生存压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也不仅是规培医生,其实作为一个工作10年的医生,我也觉得很绝望,无穷无尽的夜班,病历,还有一堆的检查资料,医保审核反馈,估计离我要辞职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研3了,以为熬一熬,毕业证、规培证、执业证马上就到手了,8年学医就可以上岸了”……,过来人告诉你,这一切,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无比心酸与痛苦,愿天堂没有医学和疾病,孩子,一路走好![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我忽然有点理解韩国医学实习生了。韩国有十四万医生,一万实习生辞职,整个医院系统就瘫痪了,说明一多半的活,是实习生干的
十年了,辞职了,出来开了门诊,瞬间轻松了好多,每天慢慢的上班,也没那么累,一天就20左右个病人,晚上回来晚一点,可一点都不累,老婆还在三甲,也劝她辞职,可她还在犹豫!每天唠叨个不停[笑着哭],我就说她你自己选择的,别抱怨!但打死也不让儿子选这门行业!不但脑子要好,还要加倍努力才能生存!简直把人折磨的不要不要的,我这还是五线小县城,要是可以重来,我绝不选择学医!
关键是在老百姓眼里,她应该是富得流油[笑着哭]
必须要取消规培,只是三年极端廉价工而已!
一方面医学生不好找医院,一方面医院让医生多干活。后勤行政人员一大帮让养着。
“她是医学生,所以选择颈动脉”[流泪][流泪][流泪]
同学历[笑着哭]学医工资最低
想要学医就要想好两件事,没有假期和身体倍棒
其实以前毕业后就就业,开始2-5年基本都是在各个科室轮转,其实就是规培的另一个方式,只是没有证书。但是却更让人有安全感,之前工作是稳定的。
想要学医就要想好两件事,没有假期和身体倍棒
生搬硬套外国模式,规培时间太长了,一年足够了
所谓规培,不过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父母不知该有多痛苦?唉!姑娘你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将来你还要结婚生子,还拥有很漫长的人生,说不定忍忍幸福生活就来了。
可怜的孩子!
人死了,固然可惜!但是规培绝对是好制度!不能应为一个想不开的学生,而去否定一个优秀的制度!
规培就是一个笑话
目前中国有哪个行业有入职员工自杀的,只此一家了。
键盘侠:不想干滚蛋,退下来,有的是人想干
工资越高干的越少
人家是拿三证的研究生。不是单纯的规培生吧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生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珍爱自己,学会拒绝
医路难,命更贵,如果确实坚持不下来,要学会拒绝,条条大路通罗马。
现在的医务工作者不绝望的有多少,
别的行业我不知道,当医生绝对是个噩梦。别说了,我继续做梦去了。
你还有家可回,什么学位,什么岗位,都不过是你人生中短暂的风景,除了生命,一切都可以抛弃,人终究还是要回归家庭。
不干即可,何必死呢?
我承认当年我也是拼了命才完成的规培[捂脸哭]
定为啥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