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恒大惨败的六步关键棋是什么?

映梦顾问 2024-07-21 22:00:38

许家印恒大集团遭遇惨败,可以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几步关键的“失误棋局”让许家印带领的恒大集团惨败,导致后来恒大集团一步错步步错。许家印恒大惨败的几步最关键的棋是什么?

我与许家印认识是在2018年,2018年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排行榜显示,许家印身价达到414亿美元,已经超过马化腾,成为中国新首富。那时许家印正春风得意,花了咨询费请我去给他们高管培训和咨询。因此,对于后来恒大集团的惨败,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恒大集团之所以会惨败,关键的几步重大错误可以说值得所有企业家吸取教训的。

首先,找个了包藏祸心不负责任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在普华永道的引诱下恒大开始做假账,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普华永道作为恒大地产多年的审计机构,在长达14年的合作期间出具的均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此期间,恒大被曝出涉及巨额财务造假,金额高达数千亿人民币,恒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法粉饰了财务报表,当恒大习惯了作假帐后,就以假为真,再也回不了头了,假帐的规模是越作越大,大到最后搞成了一个天大的窟窿补不上的时候,倒下就成了必然。普华永道作为专业的审计方参与并帮助恒大做假账,这种行为在美国是在罚到倾家荡产,并将所有高管判终身监禁的。

普华永道的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公众,还涉及帮助恒大从银行获得贷款,间接导致了恒大后续的一系列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普华永道断送了恒大正常健康发展的前程,断送了恒大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所有机会。

其次,错误的资本运作让恒大走上了不归路。

恒大除了土地和房地产,还有资本运作,2016年10月份,恒大就发布公告宣布将重组深深房,实现借壳上市。后来恒大回A股上市失败。许家印的资本版图中,至少已经囊括了16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包括12只A股、4只H股。

从恒大举牌万科A、廊坊发展,凶猛凌厉,我在资本市场30年,很清楚,这种操盘手法庄家是赚不了钱的,只能是操盘手能赚钱,而最后赔钱肯定是老板许家印,这种方法就是许家印身边的人发财,许家印赔钱。

恒大在A股市场,持股比例超过5%的上市公司,除了万科、廊坊发展,还包括嘉凯城、宝鹰股份。以嘉凯城为例,业绩显示,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将亏损10.1亿元,亏损额同比将增加4.5倍以上。而在2015年,嘉凯城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净利润亏损2.34亿元,同比下降6252%,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则亏损2.59亿元。2013年、2014年虽然实现盈利,但也仅有5715万元、3809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2014年亏损6253万元。这样的公司恒大收购后,根本没有能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而恒大人寿入股的还有:金螳螂、腾达建设、宝鹰股份,平高电气、智光电气、京运通,恒大根本没有能力帮这些上市公司进行产业升级,也没有能力提升级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恒大用什么来维持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这个难题巴菲特也没有能力解决,更何况是地产出身的许家印,而许家印找来的所谓资本运作专业人士,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想着自已捞钱,没有人会考虑未来恒大将会为这个错误付出多大的代价。

资本运作是两轮子在运转,一个是产业运作,一个是资本运作,没有产业运作支撑的资本运作都是赔大钱的,而产业运作最难的是产业升级,而人类商业史产业整合升级成功的只有一个人,JP摩根,巴菲特都没有这个能力,更何况没有干过投资银行的许家印。巴菲特只的选择有长线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的能力,并没产业整合升级的能力。看到这种情况我是冷汗直冒,许家印这是要疯了吗?

许家印后来是真的疯了,还要成为横跨A股、H股、新三板多个不同市场的资本大鳄,这就注定了许家印在资本市场最终铩羽而归。恒大资本运作的失败,可以概括为几个致命的“失策”:

第一是,杠杆游戏玩过火:恒大在快速扩张时,过度依赖借贷,资本结构极不平衡。用少量的自有资金撬动巨额贷款,看似聪明的资本运作,实则埋下了定时炸弹。一旦市场风向变化,资金回笼放缓,高额的利息支出就成了脖子上的绞索。

第二是,多元化战略失败:恒大涉足了从足球到矿泉水,再到新能源车等众多领域,看似多元化的布局,实际上是分散了资源和注意力,很多项目并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反而成为资金的吸血鬼,拖累了主营业务。

第三是,财务透明度缺失:外界对恒大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存疑,包括资产价值高估、负债低估等,这种不信任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信誉危机逐渐累积。

第四是,风险管理失效: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趋紧、市场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恒大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减少负债,反而继续加码,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预警信号。

第五是,危机应对不当:面对资金链紧张的初期迹象,恒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够果断有效,如未能及时出售资产减债,反而通过高息票据等短期融资手段饮鸩止渴,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所以,恒大资本运作的失败是必然,恒大资本运作的失败,导致大量的投资打了水漂。

其三,恒大产业扩张的错误。

第一,在错误的时间疯狂“圈地”

恒大的“圈地运动”中伴随高土地储备一同到来的还有高负债,2017年6月30日,恒大土地储备面积达到2.76亿平方米,遥遥领先其他房地产企业;此外,恒大负债几乎相当于同行万科和碧桂园上半年的负债总和。在高土地储备和高负债的策略下,恒大一路蒙眼狂奔。而2017年我是要求房地产商卖光所有的房子及土地的,我当时的意见是恒大不仅要卖光房子,还要卖掉所有的地产项目及土地储备。当时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用20年的时间把未来100年的房子都盖了,这么大的地产泡沫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自已骗自已。

第二,贪大求全,缺乏聚焦:恒大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迅速进入多个行业,搞出个八大产业,从房地产到矿泉水、粮油、乳制品、新能源汽车,甚至是足球俱乐部,看似遍地开花,实则战线拉得太长,资源分散,每个领域都难以做到深耕细作,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是所有的产业都赔钱。

我当时的观点是,恒大的八大产业可以搞,但是,商业模式必须是打造行业产业集群。先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八大产业不能是恒大自已投资,自己搞。以汽车为例,打造一个智能汽车产业集群的平台,只整合资源进行产业升级,轻资产运作,在产业集群上成功升级的企业中持有股份,上市后退出,成功打造一个产业集群,许家印就能成为世界首富。五年打造一个行业产业集群,恒大的八大产业打造至少需要四十年时间。

第三,盲目自信,忽视风险:在房地产黄金时期,恒大凭借大胆借贷、高速扩张的模式取得成功,但这让其过分自信,忽略了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在行业政策收紧、市场需求下滑时,恒大仍坚持激进扩张,未能及时调整策略,最终导致资金链紧绷。

第四,管理失控,效率低下:多元化扩张过程中,恒大内部管理未能跟上扩张的步伐,决策层级复杂,执行力打折,不同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有限,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运营难度。

第五,现金流管理不善:恒大在扩张中过于依赖外部融资,忽视了健康的现金流管理。随着项目的增多和市场的变化,销售回款减速,高昂的利息支出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项目(例如:新能源汽车)加剧了现金流压力。

第六,市场判断失误:在一些非刚需项目上的大手笔投资,如海花岛等,虽意图打造高端概念,但实际上市场需求有限,巨额投资未能转化为有效回报,反而成为沉重的财务负担,成了赔钱的项目。

第七,品牌形象受损:频繁的负面新闻,包括项目烂尾、债务违约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恶化了融资环境,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恒大产业扩张的失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贪大求全、盲目自信、管理失控、资金链断裂。恒大的产业扩张之路,是典型的“大而不强”,在追求规模的同时牺牲了质量和效益,最终被自己的野心所累,倒在了所有的产业都赔钱的路上。

其四,恒大金融的失败。地产商干金融一定是会赔光有的家当,金融行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远超地产行业一万倍,可是,恒大却在布局金融全牌照。

恒大金融集团成立于2015年10月,旗下拥有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恒大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恒大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恒大金融集团,其扩张规模和实现金融全牌照的方式,不限于收购银行、信托及证券等金融机构。成立不久的恒大金融集团,在银行、保险、券商、小贷等领域都有布局和动作。

2016年,许家印全面布局金融业。高调推出恒大金服,恒大金服拥有保险经纪、保理等相关金融牌照及业务经营资质,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基金支付、预付卡、基金销售等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业务及其他企业资产投资。许家印表示也要向金融全牌照进军,金融集团要实现参股、控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的全牌照目标。恒搞金融的目的是让这些金融机构为恒大融更多的资金,问题是恒大根本没有能力控制金融风险,融的资金越多赔的越多。这就应了那句名言:上帝让一个人灭亡是先让他疯狂,这时的许家印是彻底疯了,完全忘记了自已姓什么?

恒大金融的失败,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过度杠杆、监管合规风险、产品设计缺陷、信誉崩塌与风险管理失当。

第一是,过度杠杆与高风险投资:恒大集团整体采用高度杠杆化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也被带入了金融板块。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资金,再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长周期的项目中,例如: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多元化业务,而这些业务基本上都是赔钱的。当市场环境变化,资金链紧张时,这种模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第二是,监管合规风险:在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恒大金融的某些业务操作触及监管红线,例如:涉嫌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资金池运作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其业务的合规性,也增加了被监管处罚的风险。

第三是,产品设计缺陷与兑付危机:恒大金融推出的理财产品承诺高收益,但背后缺乏足够的优质资产支撑,或资产流动性差,无法按时兑付给投资者。一旦出现大规模赎回请求,即引发兑付危机,如理财产品逾期未兑付,涉及金额巨大,数十万投资者受影响。

第四是,信誉崩塌引发挤兑:随着恒大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恶化,市场对恒大系产品的信心崩溃,引发了投资者恐慌性赎回。恒大金融的信誉危机迅速蔓延,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程度。

第五是,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不当:在危机显现之初,恒大金融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及时披露真实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产处置、积极沟通投资者等,错失了控制局势的最佳时机,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第六是,内部治理问题:媒体报道中提到的“领导先跑”现象,即恒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危机前优先兑付个人投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众信任,加剧了市场对恒大金融管理混乱的印象。

综上所述,恒大金融的失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反映出公司在追求快速扩张的同时,忽视了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和信誉建设的重要性,最终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下走向崩溃。

其五,恒大用人的失败。恒大在用人方面的失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团队决策失误:恒大的高层管理团队在公司战略规划和执行层面同样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决策层可能过于依赖少数高层的意见,忽视了市场和政策的变动,导致公司在多元化扩张时作出了一系列高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决策,如盲目进入多个非核心业务领域,最终拖累了整个集团的财务健康。这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是恒大搞管团队都在骗许家印一个人,高管团队对外投资扩张的目的是自已捞好处,恒大的高管们与外面的人勾结掏空恒大。

第二,财务与风控人才缺失:恒大在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配置未能有效预防和应对财务危机。财务透明度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显示了在关键岗位上可能缺乏能够预见并有效控制风险的专业人士,或者这些专业建议未被重视,导致恒大集团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第三,企业文化与激励机制问题:恒大企业文化中可能存在过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和对短期业绩的过度追求,这可能导致中下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受限,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优秀人才因不满决策环境而流失。许家印把自已当成了皇帝,恒大的高层天天想着办法拍老板马屁,自已捞好处,公司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四,公关与危机处理:在面对公众质疑和企业危机时,恒大的公关策略和危机处理方式也显得不够犀利。未能有效沟通和挽回公众信任,进一步加剧了品牌形象的损伤。

综上所述,恒大在用人方面的失败,是用人制度的问题,公司所有的人都在骗许家印一个人,所有的高管都想着怎么与外面的人勾结捞好处,谁不会为公司发展考虑。从基层执行到高层决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集团在多方面的困境。

其六,与国家的政策背道而驰,不知道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接近180次。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必须转型升级,可是,恒大看不见,依然用20年前的商业模式。

第一是盲目扩张:恒大在房地产黄金时期采取了极度激进的扩张策略,大规模借贷用于拿地、开发新项目及多元化业务,这种高杠杆模式在市场繁荣时看似风光无限,但一旦市场降温,就变得极为脆弱并带来灭顶之灾。

第二是债务雪球:恒大的融资是全国各地的项目公司自已去融资,融资成本有的高达一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息,恒大在全国有多少债务,老板许家印根本不知道,债务规模完全失控,而全国各地的项目公司的债务最后都是恒大集团承担,随着规模的扩大,恒大的债务也随之滚雪球般增长,最终达到天文数字,高额利息成为沉重负担。当销售回款放缓,资金回笼困难,债务危机便迅速爆发。

第三是政策调控应对不当:面对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严格调控,恒大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依旧沿用过去的高周转模式,未能有效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

第四是应对危机策略失误:在债务危机初现时,恒大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市场信心,例如:及时出售资产、重组债务等,反而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加剧了市场对其资金链紧张的担忧。

市场风向变了,国家政策收紧,需求下滑,恒大没能及时转型。另外,公司管理上,许老板一手遮天的做派,决策独断,不科学,内部管理也是乱糟糟,监管松,财务乱,这就给恒大的失败埋了雷。而这种情况下恒大借的钱太多,杠杆高得吓人,一年光付利息就是几千亿,最后是债台高筑,欠了一屁股债,资不抵债,只能认栽。

综上所述,许家印错在看不清经济趋势,时代变了不知道如何转型升级,还是用20年前的成功经验应对已经变化了的时代,最后只能是决策失误、管理混乱、债务压顶,外加投资失败,资本运作赔钱,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想不惨败都难。

2018年我见许家印时,当时许家印给我的印象是“酒色财气”。当时通与许家印及恒大的高管们的勾通后,以我几十年的投资银行和企业智库的经验,我在当时就得出了结论,恒大已经走向了必然失败的不归路,所以恒大后面的事情我没有参与,也绝对不会参与。我在当时只是把我的建议告诉他们。我知道,我当时说的反对意许家印他们根本听不进去,那时的许家印还是中国首富,他认为自已是天下第一,实际上是“皇帝的新装”。

所以,后来企业请我去解决问题时,我要求给他们老板及董事会成员开两天的闭门会议,一边培训一边谈,他们愿意按照我升级的商业逻辑,我就参与解决企业后面的发展问题,如果不按照我讲的新的商业模式升级,我就不参与企业后面的事情。因此,对于后来恒大集团的惨败,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恒大集团之所以会惨败,以上六个关键点可以说值得所有企业家们吸取教训。

16 阅读:6154
评论列表
  • 狼魂 10
    2024-07-22 15:22

    许家印最风光的时候我曾评论过,亢龙有悔!这话也曾送过马云。在中国做事还是要学点这些。

  • 2024-07-25 19:09

    关键错误:2017年后应该马上战略收缩,将部分房地产卖掉或转让,不盲目搞恒大冰泉和粮油产品和汽车,减速太慢转身失败,其余都不是原因。

  • 2024-07-23 00:50

    许家印请我吃饭时我也告诫过他,快收手吧,外面全是警察。

  • 2024-07-22 23:17

    许家印:老子就不认识你!滚你母旦!

  • 2024-08-16 08:53

    讲那么多屁话,许老板败,唯一的原因就是房价涨不动了

  • 2024-07-28 22:34

    假的五百强、假的首富、真的回报社会

  • 2024-08-14 23:44

    小编你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

  • 2024-08-20 11:15

    从这几点看万达的王建林比起许皮带还是明智多了

  • 2024-07-24 11:32

    忘记了生意本质:规划性长期—开支的钱大于收入的钱。

  • 2024-07-25 21:23

    事后个个都是诸葛亮。

  • 2024-08-09 21:13

    真的

  • zfh 2
    2024-08-15 16:51

    你最牛!

  • 2024-08-16 22:38

    没有任何办法了,恒大夕阳西下

  • 2024-07-24 11:53

    早几年许家印请你做顾问爆不了雷

  • 2024-07-25 19:23

    拿戏子骗国,骗民,杀之

  • 2024-07-28 22:33

    假的五百强、假首富

  • 2024-08-20 07:43

    我在一七年时就知道恒大必死。现在我知道电壳车十年后必死。没有电壳车厂,信不信由你们

  • 2024-08-20 09:52

    许家印中国首富。

  • 2024-07-26 08:02

    许家印太张扬了,不盲目扩大,其实恒大公司应该没有问题。

  • 2024-08-20 08:19

    衣食住行形成闭环

  • 2024-08-20 09:15

    没拿分红,奖金?请不要粉饰

映梦顾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