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大于一切,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喜欢在食物上面添加一些“科技与狠活”,导致很多的人对这些产品都敬而远之,在此之前就曾出现过一个视频,原本好好的一车橘子,却是在浸泡完药水以后价格飙升。
泡药橘子
2024年12月3日,一则视频的出现迅速火遍了整个互联网社交平台,这本是一段货车司机在拉货以前随手拍摄的视频,但没想到会在互联网上面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的吃瓜网友在看完以后都十分的愤怒。
视频的开头工人也是表示非常无奈,不知道为何要让橘子浸泡药水,负责拉货的司机,在拉货以前询问旁边几个负责搬运橘子的工人,他们往箱子里面倒入的都是什么东西,又都有什么功效,难道是能够让橘子更加的甜吗?
可能现场的工人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司机为什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明显一愣,随后几人相视一笑,等到笑完以后,工人才急忙解释,这些药水主要是用来保鲜的。
随后司机接着询问,几人装这一车能够得到多少钱,工人表示800,但如果说是不加药水的话,这一车橘子只能收获600,等到询问完以后,就看到工人将一箱箱的橘子放入药水当中,浸泡以后再将其捞出放到车上面。
视频一经发出也是迅速引起了无数吃瓜网友的关注,纷纷在下面留言表示看完这个视频以后,手中的橘子顿时就不香了,甚至感觉已经中毒,差点没有过去洗胃,也有人好奇这种药物到底是什么,又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运输途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大家需要提前知道的是,柑橘在采摘下来之后,非常容易染上病菌导致腐烂变质,特别是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一大堆的柑橘聚集在一起,“强烈的呼吸”会释放出大量的呼吸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这种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加快侵染速度,如果处理不当,整批柑橘都可能受到感染,变得不能吃,腐烂率通常都是在10%-30%左右,甚至一些严重的还会达到50%。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商家们就需要想办法给柑橘做好保鲜工作,让它们能够在货架上维持更长的新鲜期,而目前呢,市面上常见的柑橘保鲜方法有好几种,比如说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但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
像物理防治吧,虽然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但是成本高不说,效果还不稳定,很多时候达不到预期的保鲜效果,生物防治呢,就是利用一些天敌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环保,但问题是大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实际运用比较少,而且防治效果也不太理想。
随后就延伸出了化学防治这一方案,相比之下化学药剂不仅使用成本低,而且杀菌效果特别好,是目前柑橘保鲜的主流方式,常用的化学保鲜剂有咪鲜胺、抑霉唑、噻菌灵等,它们能有效抑制柑橘表面的真菌、细菌滋生,大大延长柑橘的保质期,减少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这些保鲜剂的使用,让我们消费者能吃到更多新鲜美味的柑橘,而商家也能有更多的销售时间和更高的利润空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化学药剂安全吗?会不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呢?
适量使用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很早以前就明确了规定,柑橘常用的这些保鲜剂啊,像咪鲜胺、抑霉唑等,全都经过了国家农药部门的认证,属于低毒微毒类,在使用之前,它们都要经过严格的毒理试验和残留实验,确保在规定剂量下对人体无害。
而且呢,国家标准还严格规定了农药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比如说,咪鲜胺在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是5毫克/千克,抑霉唑是2毫克/千克,只要不超过这个量,就是安全的。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化学保鲜剂也不例外,虽然它能带来诸多好处,但如果使用不当,超出限量标准,也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所以说化学保鲜剂的使用,其实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新鲜美味的柑橘,当然前提是要适度、规范地使用,这样才能做到利大于弊,我们要相信国家和相关部门是在为食品安全把好关的,他们制定的标准都是科学的、严格的,是经过反复实验和论证的。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呢,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谣言给迷惑了,要学会分辨真伪,不信谣、不传谣,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购买柑橘时也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去买那些来路不明的水果。
结尾
最后提醒大家也不必太过于恐惧,毕竟我们在吃柑橘的时候吃的都是里面的果肉,一般不会吃外面的皮,并且这些泡药的柑橘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输,途中也是都在不断的挥发,即便是有残留,那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不用太过担心。
文章信源:
光明网2024年4月12日---保鲜剂泡过的柑橘能放心吃吗?
科学辟谣2023年1月19日---“保鲜水”洗过的橘子,还能放心吃吗?专家解读 →
网信玉田2023年11月26日---【谣言粉碎机】柑橘喷洒保鲜剂有害健康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