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订婚案惊天反转!欠条背后竟是男方精心设计的"空手套白狼"?

听见你的声音呀 2025-04-21 09:23:01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同订婚案又有新进展!男方母亲手写的欠条和保证书意外曝光,原本被贴上"骗婚"标签的女方家属,竟然在聊天记录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孩子能过好,彩礼先欠着也行"。这桩被舆论定性为"农村骗婚"的婚事,真相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一、10万彩礼背后的"农村经济学"

咱们先来算笔明白账。按山西农村现在的行情,正经订婚哪个不要18.8万起步?可这姑娘家倒好,白纸黑字写着"彩礼总额18.8万",当场只收了10万现金,剩下8.8万竟同意婚后补上。这事要搁在咱们村,媒婆都能把男方家门槛踩平了——哪有还没过门就敢打欠条的?

更蹊跷的是订婚流程。按规矩,得先见房本再加名,再领证办酒席。可男方家愣是把顺序倒过来:先让姑娘住进婚房,房本推说在北京女儿家,领证的事更是拖拖拉拉。我三舅姥爷家去年娶媳妇,为了在房本加个名,专门把房管局的人请到家里办手续,生怕夜长梦多。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女方家属的态度。自家闺女在婚房里受了委屈,老两口居然还劝着"赶紧领证把日子过好"。要真是图钱的人家,早就该带着七大姑八大姨上门讨说法了,哪还能这般忍气吞声?

二、北京房本疑云:一场精心设计的"空城计"

男方口口声声说房本在北京,这话细琢磨全是漏洞。北京到山西动车就仨小时,真要诚心加名字,周末跑趟北京取房本很难吗?我邻居老张头给儿子在太原买房,为了加儿媳名字,专门坐绿皮火车去广州取证件,来回三天都没叫苦。

再说这房本保管。谁家会把这么重要的证件放在外地女儿家?我侄女结婚时,亲家公把房本锁在银行保险柜,钥匙都得两家各持一把。男方这波操作,倒像是提前准备好的说辞——横竖你见不到房本,加名的事自然可以一拖再拖。

更可疑的是保证书内容。白纸黑字写着"领证当日完成加名",可转头又说要等房本从北京寄来。这不就是"先画饼后赖账"的老套路吗?我二姑爷当年也写过保证书,结果第二天就带着媳妇去办了手续,这才叫真心实意。

三、婚房里的"霸王条款":当传统习俗遇上现代法律

订婚当天就急着"办事",这事在咱们老一辈看来都出格。按老礼数,得等三书六礼走全了才能圆房。可男方家倒好,彩礼欠着、房本藏着,倒先把生米煮成熟饭。这让我想起村东头王铁匠家去年退婚的事——就因为少给了两万彩礼,新娘子结婚当天直接回娘家了。

再说这"保证书"的法律效力。我特意咨询了在法院工作的表侄子,人家说这种婚内保证书要是没公证,就跟废纸差不多。男方母亲好歹当过村干部,能不懂这个理?摆明了就是哄着姑娘家往火坑里跳。

最让人揪心的是女方的处境。要名分没领证,要保障没房本,连说好的彩礼都成了空头支票。这让我想起电视剧《金婚》里的情节,文丽要不是攥着房本,早被婆家欺负惨了。

四、沉默的真相:谁在操控舆论风向?

整件事最蹊跷的是女方家属的态度。从出事到现在,没见他们接受过采访,反倒是男方母亲天天在村口哭诉。这不符合常理啊!按咱们农村人的脾气,闺女受了这么大委屈,早就该抄起扁担上门理论了。

再看网络上的声音,清一色都在骂女方骗婚。可仔细想想,要真是专业骗婚的,会只要10万彩礼?会同意婚后补欠款?会忍气吞声到报警这一步?我表姐在婚介所工作二十年,她说真正的骗婚团伙,都是要现钱、要金饰,哪会给男方打欠条的机会?更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线。从订婚到出事不到半个月,这么短时间能策划骗婚?反观男方家的操作:先压彩礼、再藏房本、最后用保证书拖延,这套组合拳没个把月根本准备不周全。

这场闹剧给所有要结亲的人家敲响警钟。现在有些男方家庭打着"新事新办"的旗号,变着法儿地算计女方。咱们做长辈的可得擦亮眼,该有的礼数不能少,该较真的时候别含糊。毕竟婚姻不是买卖,但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还谈什么白头偕老?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5-04-26 12:40

    这男的真有你说的那样,就不是处女膜没破的结局了。。。

  • 2025-04-25 14:02

    你是真敢写,网络不是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