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洞岩在县城南7公里,灵渠南岸董田茅坪村。洞壁刻有许多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纪游题名,其中唐宋题刻有唐代广州刺史卢贞、越州刺史元晦元繇的题记,桂管观察使韦瓘的三乳洞诗,宋代宰相李邦彦的三洞记、静江知府张孝祥的上清三洞摩崖、广西经略安抚使兼转运使李曾伯的三洞题名、知静江府谢逵的《乳洞纪事》诗等14处。

洞分3层,被李邦彦命名上飞霞洞、中驻云洞、下喷雷洞。下洞有深60多米的大厅,洞西壁有泉涌出成玉溪,溪上有石桥相通,玉溪水蜿蜒流入灵渠,洞内有钟乳石形成的层层。无门票。


2、水源头村在兴安县南28公里,白石乡东南湘江源头,相传都是唐代秦琼的后人。秦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5万平米,27座分为四组,组与组是宽两米的巷道,均青石板铺筑。宅子的高堂、戏院、花厅大门都朝里开。墙壁以几吨重的青石方墩为基,1米多以上用青砖砌至屋顶。


上层楼房窗户镶嵌的窗花是琉璃瓦烧制,上面画着花卉。板壁上刻着各种花纹图案,庭柱下的石礅上凿有龙凤的花饰,精细美观。村里有300多株百年银杏树,被称为七仙女高30米,围径5.5米,树龄逾千年。深秋的阳光下,房前屋后金光灿烂。



白石天生桥群在兴安县南30公理高桥村,白石乡西南3公里,湘江源头峰丛洼地中。1公里内就有4座,密集度超过重庆武隆天生三桥。



榜上村在兴安县城东南45公里,白石乡东部,漠川乡政府驻地。陈姓先祖陈俊湖北黄冈人,于明1376年护靖江王到桂林,后驻军于此受封四品参将。

有数十座桂北古民居,座座都住着人家,建筑风貌得以完整保存。粉墙、青砖、青瓦、马头墙、石板窄巷,徽派风格建筑,有炮楼、古井、古墓、古牌坊等。


村中有千年银杏和古樟,也是著名的银杏之乡。附近有上桂峡水库、湘江源头及水源头秦家大院等,是银杏之乡,秋天景色绝美。白石乡—门家村—大路村—天生桥—大路口村—水源头村。


海底龙宫在榜上村北1.5公里漠川河畔,洞长约2500米,水旱二层互相连贯,洞内有古生物化石,石柱、石幔、石花等千姿百态,据说老版西游记曾在此取景,门票40元。


长洲村在乡政府南约6公里,老建筑多在村西南和中部,老街两旁商铺多为1层,方石门廊、高高的翘檐山墙,青砖黛瓦,雕刻精美。


清代刘作文老屋仍保留有100多年前的木柜台、张远凤和袁长宙老宅均是8间1层加阁楼、蔡立春老屋三级马头墙图案雕刻精美完好、赵兴桂老屋中西结合雕刻最精细漂亮、蔡祺平和刘继元老宅建筑规模最大、隔壁湖南会馆门廊高大墙体厚实、村西南还有座杨陶二姓合体宗祠。



大拱桥在村外漠川河上,建于清1887年,据说是桂北最大的石拱桥,桥古碑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年捐款人的姓名。


桥头节孝牌坊
张家崎村在长洲村委东南,村内以青石板路为主,现有古建筑79座,其中干栏式52座,装饰生动细腻。古井旁有1836年、1917年两座石碑,碑文记载着文氏家族的先祖为江西零陵人文天祥。全村现存银杏近5000棵,其中房屋前后上百年的有200余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