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的疆来人物故事与往常不太一样,故事的主人公不再是优秀的大学生,也不是网络知名人士或者世俗眼中的成功典范。
他们是生活在南疆乡村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与打馕、裁衣和饲养家畜等乡村日常劳作紧密相连。
他们有的是家中的长子,需要代替去世的父母挑起照顾弟弟妹妹们日常生活的重担;有的是多个孩子的母亲,曾经也需要倚仗丈夫生活。
但今天的故事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一点点地书写着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今年8月,收到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的合作邀请后,我们前往喀什地区莎车县和叶城县,深入了解了其正在推进的“新疆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培训项目”。
我们想知道,在乡村创业究竟是什么样?这些创业者们都有怎样的故事?创业成功后,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此项目由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和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提供资金支持
她是母亲,也是家庭的顶梁柱
同样是在孜热普夏提乡9村,离阿布杜凯尤木大哥打馕店铺两公里左右,我们见到了主营养生馆业务的乡村创业带头人努尔阿米那·阿布都热合曼。
在拜访努尔阿米那姐姐之前,我们通过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她的故事,不禁感慨道:“麻绳专挑细处短,厄运专挑苦命人。”
努尔阿米那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家中有三个孩子。一年前,她的丈夫因心脏病突然去世,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此前,在丈夫病重期间,为了支付医疗费用以及店铺装修的开销,他们欠下三万三千元的债务。丈夫去世时,家庭的可支配余额仅剩下银行卡里的48元。
丈夫去世后,由于过度悲伤,努尔阿米那在那些日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床铺,这种状态持续了三个月。
然而,生活的责任迫使她重新站起来,她意识到自己必须振作起来,因为她的孩子们需要她,与其在家哭丧五六个月,还不如外出打工解决家里的生计问题。
努尔阿米那和她的丈夫原本没有固定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做一些小生意来维持生计。接近四万元的债务对努尔阿米那来说是巨大的负担。
她时常担忧这笔债务何时能够还清,尤其是她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都在上学,还没有劳动能力,债主们又经常打电话或上门催债。
“最开始,我常常流泪抱怨生活的不公,试图向亲朋好友借钱偿还债务。但大家都知道我家的困境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没有人愿意帮助我。”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时,努尔阿米那坦言,那些遭遇也曾使她感到怨恨和难过。然而,在冷静思考后,她也理解了亲友们的难处,毕竟亲戚朋友也需要养家糊口。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向村委会寻求帮助。
在村委会的支援下,努尔阿米那获得了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她的孩子们也得以继续接受教育,困境得以缓解。
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努尔阿米那也逐渐意识到这样的“支援”并非长久之计。虽然短期内可以得到一些如米、面、油或蔬菜的帮助,但孩子们总会成长,未来十年、二十年,她应该如何自力更生?
几经周折后,努尔阿米那最终还是放下了所谓的“面子”,从亲戚们那里借到了四万三千元,用这笔钱把家里的一间房子改造成了养生馆,重新装修和整理店铺,购买了必要的设备和商品,把曾经和丈夫计划里的店铺开了起来,她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养家。
求人不如求己
开店只是努尔阿米那克服困难的第一步。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来采购保健品库存,她只能采取预售的方式,先找到买家,确认他们的订单后,再在炎热的夏天亲自将产品逐一送到分布在各个村庄的买家手里。
尽管一件产品的利润只有三到五块钱,但努尔阿米那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些小额收入对她来说意义重大——能够用来购买牛奶、馕,以及给孩子们零用钱。
“说实话,刚开养生馆的时候我非常不自信,我心想‘我一个没有后盾的人,这事我做得了吗?我能做好吗?我做了会有人支持我吗?’等等问题。在开店期间,我恰巧参加了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创业培训,培训结束之后,邀请专家来店里问诊,逐渐把养生馆做了起来。”努尔阿米那说。
2023年下半年,在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的不断帮助下,努尔阿米那的养生馆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为了让养生馆的生意再上一层楼,努尔阿米那特地去了北京、天津、海口等大城市,考察并学习大城市的先进技术。这一过程让她开拓眼界,自此,她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北京是在11月份,我惊讶地发现北京的树叶还未变黄或掉落,而新疆的树叶已经枯萎落尽。这一现象让我不由地思考,为什么在同一片天空下,即便气温相近,两地的树木却有如此差异。
也许是因为见识到了新事物,从内地回来之后,我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久坐或久站,总想着要做些什么来创造价值。
同时,我脑海中也不断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后来我意识到,虽然我本可以做得更好,但因为一直待在这个小乡村,我的思想被局限了,我甚至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培养冒险精神,大胆地向别人借钱,大胆地行动,并最终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除了精神层面的转变,努尔阿米那还带回来了内地科技公司研发的新型检查仪器,并且一直免费提供给村民们使用。这一举措也帮助她提升了店铺产品的销售量,收入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努尔阿米那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部分亲戚朋友的帮助,成功地还清了七万七千元的债务。
爱的回忆陪伴家人前行
走进努尔阿米那的养生馆,你一定会注意到两个相框,都是她与已故丈夫的合影,一个相框放在货架的最上层,另一个放在工作台上,都是非常显眼的地方。
在工作之余,她也会时不时地擦拭这两张合照,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努尔阿米那告诉我们,在过去与丈夫共度的14年零2个月中,他们从未有过争吵。“他非常尊重我,我也深深敬重他,我们夫妻之间一直相敬如宾。”
提到开设养生馆的初衷,努尔阿米那坦言,这个想法最初是源于她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她的丈夫也希望能帮助她实现这个梦想。丈夫是在帮助她筹备养生馆的过程中去世的,她更加希望能完成他们共同的理想。
在那个看似平常却又特殊的下午,我们的镜头悄然捕捉到了这一幕。
阳光从门帘缝隙斜射进养生馆里,努尔阿米那正轻柔地擦拭着一个相框,里面是她与已故丈夫的合影。她的目光柔和而深情,仿佛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与爱人短暂重逢。
放下相框,眼眶已微微泛红的努尔阿米那告诉我们,为了尽快走出失去爱人的悲痛,她会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从抽屉中抽出一本笔记本,翻开扉页,努尔阿米那为我们读了她最近写下的文字,那也是她写给丈夫的一封情书。“我想你了,”刚念出第一句时,她的声音已然带着轻微的颤抖和明显的哽咽。
“我想你了,我和孩子们都想你了,我们过得挺好的,你和孩子们永远都在我心里……”没读到结尾,她已泣不成声。
在此刻,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显得太过苍白无力。
或许是察觉到悲伤的情绪影响了我们,努尔阿米那在稍微调整后,主动转换了话题,邀请我们体验她从内地带回来的体检设备。
她一边操作着设备,一边打趣着告诉我们:“别担心,我现在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比如,如果有人从这里经过,我会主动上前搭讪,并邀请他们到店里来坐坐。
就像以前大家都给我起‘楞木头’‘冰冷山’这样的外号,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很热情开朗。”
“换句话说,我现在已经从之前的阴影里走出来了。”
谈及对未来的期许,努尔阿米娜笑着表示,该还的债我都还清了,我接下来的唯一目标和愿望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让孩子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我会供他们三个好好读书,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安稳生活。除了这个,我别无所求。
▲努尔阿米那一家在养生馆前合影留念
与努尔阿米那告别之际,午后的阳光没那么刺眼,却照耀着这个小家庭的每个成员,他们的发丝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芒,就像这位坚强的姐姐所说的一样,她们现在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一家人马上要搬到市里去开始新的生活,未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顺利。
*维汉翻译组成员布威麦尔耶姆·艾尼、克丽比努尔·依明托胡提对本文亦有贡献。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