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新语
“1666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笔钱花在12345热线外包上,到底值不值?”这事儿最近在咱们这儿可是炸了锅了。
据说有关部门大手一挥,决定把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活儿交给了一家第三方企业,花的就是这笔不小的数目。老百姓心里头那叫一个嘀咕:这钱花出去,服务质量能真上去吗?
咱们都知道,12345热线那可是老百姓的“贴心小棉袄”,有啥事打个电话,就盼着政府能给解决。
这热线背后,那可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期盼。可话说回来,这热线每天接的电话跟不要钱似的,压力山大。所以,有关部门才琢磨着把这活外包出去,想让响应快点,服务好点。
中标的企业那是拍着胸脯保证,说要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还说要组建专业团队。听起来是挺美,但老百姓心里还是犯嘀咕。
为啥?一来,外包了会不会更麻烦?以前直接找政府部门,现在换了个公司,会不会踢皮球?二来,这公司以前干的活可不咋地,让人心里不踏实。
官方呢,也是赶紧出来解释,说外包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还说要严格监督。但这解释吧,就像是隔靴搔痒,老百姓的疑虑还是没咋打消。
毕竟,这1666万已经花出去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服务质量能不能真上去。
有不少市民觉得,提高服务质量不一定得外包。花这钱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是更香吗?
这样既能省钱,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市民服务可不是简单的接电话,更重要的是要公平、有责任心。这可不是市场化运作就能完全搞定的。
说到底,这外包模式到底适不适合公共服务领域?12345热线可不是一般的业务,它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要是为了追求效率,忽略了公平和责任,那可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所以,咱们还是得脚踏实地,别光想着靠外部力量。希望这1666万,最后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满意的服务,而不是一场花架子。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
不包出去谁接电话??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