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越多,语感就越好。写作的时候素材和灵感也是信手拈来。

丹阳撰稿课程 2024-04-09 09:37:06

老师布置了暑假作业,要求每周写一篇周记。儿子说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写。正好这几天把《袁珂中国神话故事集》读完了。从头读到尾,儿子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于是决定写写这本书。

写着写着,儿子突然眉开眼笑。得意地说:我好像有思路了,知道怎么写了。

于是执笔开始写了起来。

写着写着就问我:每行二十个字,那写多少行才够三百字呢?开始为字数发愁了。

写完四五行,儿子让我先看看写的如何。我拿过日记本,认真的读着。写的很不错。读完书后,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而且观察非常仔细。我频频点头,儿子也很是开心。

接着儿子又边写边翻看读完的这本神话故事集。应该是在里面寻找自己想要的素材。儿子安安静静地写着。我也期待着儿子的原创大作。

半个多小时后,作文写完了,写了整整一页纸。整体读来写得还是很有趣的。写到了对于盘古的认识;对于羿和后羿的区分;对于西王母的了解,写得很是详细,也完全颠覆了我对西王母的认知;还写到了太阳的原形。

从儿子流畅的语言里,对此书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看后也想去看看这本神奇的书。

在写作方面,从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流畅自如,儿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自然,这有赖于平时的读书习惯。读的书越多,语感就越好。写作的时候素材和灵感也是信手拈来。

我最感到自豪的是,在买书方面,我一直都很慷慨。只要是儿子需要的书目,都毫不犹豫的支持。有的是儿子主动要求的书,比如有一次儿子读了袁珂中国神话故事集后,想要进一步的读《山海经》,我也在第一时间给儿子选购了此书。当看着儿子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并和我侃侃而谈分享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最好的读书时光。

观书 明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