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孙嘉淦:退休时带十车砖头回乡充门面,乾隆下旨全部换成真金

星空巨影 2025-02-15 11:07:23
前言

封建王朝里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时候很少有官员不贪污的。盛世的时候,贪官更容易冒出来。乾隆的时候,和珅谁不知道。不过,乾隆那时候也有一个清官,他回乡的时候,居然用十车砖头来撑场面。

乾隆皇帝知道这事儿以后,马上就下命令,把那些全换成真金,就当是犒劳他这么多年在朝廷勤勤恳恳地干活儿。

一、直言不讳

故事的主角是孙嘉淦,他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子里,在大清朝,他可是出了名的直谏大臣。其实,孙嘉淦家境特别贫寒,就是那种典型的寒门学子。不过,就靠着对读书的那份热爱,最后考取了功名。

他上高中那会都到康熙统治后期。康熙晚年的时候,那官场上是个啥情况就不用多说了吧。康熙老了,特别想落个仁政的好名声,大臣要是贪污,他就睁只眼闭只眼的,很少去重重责罚。就因为这样,冒出了好多贪官污吏。

大伙有没有发现,在大清的时候,那种直言不讳的大臣可不多见了。没几个大臣能直截了当地指出皇帝的毛病。不过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这种情况可就很平常。这么看来,清朝君臣之间的地位,和明朝、宋朝那时候的君臣地位是不一样的。

清朝可是个中央集权达到极致的朝代。那时候清朝的统治者不是汉人,是满人。对汉人来说,在朝堂上想有很高的地位可不容易。要知道,满族大臣都自称奴才,既然是奴才,哪会去指出主子的错?

同时,统治者老是打压汉臣,这就使得在大清,很少有大臣敢直截了当地指出皇帝的毛病。整个朝堂都没这样的人,那要是突然冒出一个,那肯定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更有可能被皇帝讨厌。

孙嘉淦就是这么个人,他进了朝堂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仕途都不顺。在朝堂上,他说话太直,连康熙皇帝的面子都不顾,晚年的康熙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大臣。孙嘉淦的仕途有真正转变还是在雍正登基之后。

康熙皇帝有他自己的风格,而这一位皇帝,手段可比康熙严厉多。他,跟那些敢于直谏的大臣也特别对脾气。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他俩可不是这样的君臣关系。雍正刚登上皇位的时候,那可是先用很厉害的手段把皇位坐稳了,就在这个时候,孙嘉淦站了出来,一上来就一下子戳到了雍正的痛处。

孙嘉淦就劝刚登基的雍正,说他得跟兄弟们处好关系,可不能对兄弟们太严苛了。还劝雍正,西北那边就少打些仗吧,这样老百姓的负担就能减轻。

打仗的事儿就不提了。雍正在登基之前的情况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跟那几个兄弟简直就是势同水火,而且雍正登基之后,他那几个兄弟也没老实待着。

新仇旧恨都凑一块儿了,雍正哪能轻易放过他们?看到那份奏折的时候,雍正气得直接把奏折扔地上了。好在,当时朝中的重臣朱轼特别欣赏孙嘉淦,就在雍正跟前替他讲好话,说他胆子可大了。雍正听了也笑了,还说孙嘉淦确实胆子大。

这天底下谁不晓得他跟八爷党有关系?可孙嘉淦是头一个站出来指出皇上不对的人。就这么个耿直的官员,雍正心里其实挺赏识的。虽说当时也生气,但还是给孙嘉淦升了官,直接让他当上了国子监司业。

就打这时候起,孙嘉淦在朝堂上开始活跃起来了,慢慢就得到了雍正的重用。过了两三年吧,雍正让他升为国子监祭酒,又过了两年,雍正把他提拔成顺天府尹。这就能瞧出来雍正多看重他,不得不说,雍正用人那是相当靠谱的。

二、清正廉洁

孙嘉淦回家守孝,都没满三年,朝廷就把他召回去当工部侍郎了。这下,孙嘉淦可算是真正进入朝廷的核心圈子。

雍正死后乾隆继位,跟他爹一样,乾隆也特别欣赏这位大臣,不光欣赏他人品,还欣赏他当官的本事。

你看,乾隆才刚登基,就给孙嘉淦升官。仅仅过了两个月,先是把他任命为吏部侍郎,接着又让他担任左都御史了。

就像雍正刚登基那会儿似的,乾隆登基不久就收到了孙嘉淦的谏言。当时乾隆正年轻气盛,可他不但没发火,还挺高兴有这么个大臣。

皇帝一高兴,可不就又给升官了嘛,孙嘉淦很快就当上刑部尚书了。做了刑部尚书后,孙嘉淦的任务可就艰巨多了,这事儿毕竟都关乎人命。孙嘉淦在刑部尚书任期内,那可是明察秋毫,一点疑点都不放过,就因为有他,乾隆时期才少了些冤假错案。

孙嘉淦的政绩相当出色。乾隆三年时,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而且还兼任刑部尚书,这就足以表明乾隆有多器重他。就在这一年年底,乾隆干脆把他提拔成直隶总督了。

孙嘉淦可不会让冤案发生的。当时有这么个事儿,有个老百姓被人诬告成搞邪教的,可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人受不了酷刑,最后被屈打成招了。

可孙嘉淦看卷宗的时候,马上就瞧出这里面有问题了。就这么着,他帮着自己还有那好几百个无辜的受害者翻了案,让他们不用受罚了。孙嘉淦经手的案子那可老多了,他能做到的就是问心无愧,对百姓也无愧于心。

三、十车砖头

时间到了乾隆十二年,孙嘉淦这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就向乾隆上书,请求乾隆准许他告老还乡。刚开始,乾隆是不想放他走的,可是看到孙嘉淦回家的决心特别坚定,乾隆也就答应了。得提一下,孙嘉淦做了半辈子官,竟然没存下一点钱。

他向来清正廉洁,可现在年纪大了要回家,总不能就这么空着手回去吧,那得多难看,这不就等着被乡里乡亲笑话嘛。为啥有“衣锦还乡”这个词,这也是在外游子的心愿。孙嘉淦在朝中干了大半辈子,都当上一品大员了,要是连点银子都没有,那可不得被人笑话。

于是,孙嘉淦就让家里人去买十几个大木箱,在箱里都搁上石头,拿石头冒充金银财宝。然后孙嘉淦就带着这些装满石头的箱子出发了。孙嘉淦在朝廷里刚正不阿好些年了,也惹恼了不少人。嘿,他这刚一走,就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乾隆皇帝了。

乾隆听说这事儿后,那是相当生气,立马就派人去查看。等发现箱子里全是石头的时候,乾隆心里也忍不住感叹。一想到这位为大清勤勤恳恳工作了多年的老臣,回家的时候居然连一点儿银子都没有,乾隆就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了。所以,他就下令让人把孙嘉淦箱子里的石头都换成真银子。

结语

这可算是乾隆给孙嘉淦这位三朝老臣的最好恩赐了。到乾隆十八年年底的时候,年逾花甲的孙嘉淦与世长辞,后世评价他清正廉洁、直言不讳。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