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浙江宁波慈溪市发生一起因宠物犬未拴绳引发的冲突。一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因电动车速度较快,意外撞死一只突然冲出的未拴绳宠物狗。狗主人情绪失控,与同行者对外卖员实施暴力殴打,致其头盔碎裂、身体多处受伤。目击者称,外卖员全程未还手,事后报警并送医治疗。
狗主人的法律责任
未拴绳养犬的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动物饲养人需对动物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犬主未按规定拴绳,导致狗突然冲出被撞,已构成管理过失。
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狗主人殴打外卖员涉嫌故意伤害罪。若伤情鉴定为轻伤及以上,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构成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刑期。
外卖员的过错争议
是否存在交通过失:若外卖员行车时未超速或违反交通规则,则无需承担主要责任。但若因赶时间超速或分心驾驶,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目前信息显示,事故主因是狗未拴绳突然冲出,外卖员属意外过失。
平台与社会的连带责任
平台保障缺失:外卖骑手职业风险高,但多数平台仅提供基础保险,未覆盖因冲突导致的医疗费用。本案中,外卖员需自行垫付治疗费,凸显平台保障机制不足。
社会养犬规范缺失:多地《养犬管理条例》执行不力,未拴绳、无证养犬现象普遍,此类事件频发折射社会治理短板。
法律途径
刑事追责:警方需依据伤情鉴定结果,对狗主人及同行者采取刑事或行政处罚。若构成轻伤,应推动刑事诉讼;若为轻微伤,可要求民事赔偿并治安拘留。
民事赔偿:外卖员可起诉索赔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参考类似案例(如上海浦东法院判决犬主赔偿3800元),法院可能综合双方过错比例判决赔偿金额。
平台与社会改进
强化骑手保护:外卖平台应完善保险制度,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并为骑手提供法律支持。
严格养犬管理:社区与执法部门需加强巡查,对未拴绳、无证犬只主人罚款或没收宠物,并通过宣传提升公众责任意识。
公众教育与舆论引导
理性处理纠纷:冲突双方应优先报警协商,避免暴力升级。如宁波事件中,狗主人若通过法律途径索赔,可避免刑事风险。
尊重服务行业劳动者:社会需消除对外卖员的歧视,倡导平等对待。平台可建立投诉复核机制,避免骑手因差评遭受不公待遇。
此次事件不仅是法律责任的划分问题,更暴露出养犬管理、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多层面社会矛盾。唯有通过完善立法、强化执法、提升公众素养,才能减少此类悲剧重演。对外卖员而言,安全与尊严不应成为“赶单”的代价;对养犬人而言,“爱狗”需以守法与责任心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