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是辽宁省海城人。早年为土匪,后被招安,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号称“东北王”,成为奉系首领。
张作霖初次登上“东北王”宝座,对部下训话是这样的:
“我他妈个巴子的不容易,你们跟我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你们吃喝嫖赌我不管,享受点没啥,
不过,国事家事分开,汉高祖约法三章,我只有个约法一章,那就是好好办事的奖,否则只有一个字,什么?
就是妈个巴子的‘杀’!你们留心点,别让这个字落到你们自己的脑袋上,明白吗?
好——散!”
其实,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前经历的暗杀不只一次。但是祖宗保佑,都侥幸躲过去了……
被“宗社党”和“关东军”刺杀
清政权被推翻后,企图复国的满清顽固分子——封建遗老遗少们流窜到东北,依靠日本人势力,准备东山再起,组建了“宗社党”。张作霖为了稳固自己“东北王”的地位,果断镇压了宗社党,此举激怒了日本关东军,他们于是策划了刺杀张作霖的行动。
1916年5月27日,日本天皇的弟弟从俄国返回日本,途经奉天。
张作霖为表迎接之礼,特意率领汤玉麟等部下,乘坐五辆豪华俄式马车,在骑兵护卫下前往奉天车站迎送。
归途中,车队经过小西门时,张作霖正悠闲地坐在马车上,突然,一枚炸弹在他耳边爆炸。
他反应敏捷,立即跳下马车,翻身上马,像箭一样飞驰而去。
炸弹是从路旁楼窗中扔出的,瞬间硝烟四起,现场混乱不堪。
张作霖在马队的护卫下向大帅府狂奔。途中,又一颗炸弹呼啸而来,擦过他左耳,打掉了他的帽子。
后方随即传来又一声巨响,张作霖惊出一身冷汗,紧紧抓住马鬃,趴在马脖子上,拼命逃离。
幸运的是,刺客并不认识张作霖,看到汤玉麟气派十足,以为他就是目标,便将炸弹集中投向汤玉麟。
然而,由于刺客慌乱失手,汤玉麟等人只受了轻伤,倒霉的是几名护卫士兵,伤亡五六人。
这次暗杀未能得逞,日本人并不甘心,又策划了第二次行动,地点仍在小西门。
这次,张作霖坐在后排马车上,刚察觉到不对劲,便立刻跳下车,飞身上马,并迅速与卫兵互换衣服,在护卫下绕道返回将军署。
当车队经过图书馆时,一枚炸弹从门洞中飞出,但因张作霖骑马疾驰,炸弹落在身后爆炸,虽然掀飞了他的帽子,张作霖本人毫发无损。
刺客反倒被弹片击中,最终毙命街头。
张作霖的马浑身冒汗,后腿流血,肚子也受了伤。
将军署立刻加强防范,卫队紧急集合,门口架起了机枪戒备。
事后,张作霖得知幕后黑手是日本人,虽然心中愤恨,但为了避免与日本彻底撕破脸,他假装对此事一无所知,没有深究。
这次暗杀让张作霖明白了一个道理:
日本人并不可靠,当傀儡是极其危险的。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他一方面利用日本达成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对日本的警惕,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制日本的无理要求。
身着军装的张作霖
为争霸中华,张作霖与直系两次大战,前败后赢,终于把持了北洋政府。并在1927年组织安国军政府,自命大元帅,成为实际的国家首脑。
1928年1月,蒋介石再度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发动了所谓的“第二次北伐”。
张作霖急忙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制定防御方案。
4月10日,蒋介石下达了总攻击令,国民党的蒋、冯、阎、桂四大集团联合进攻安国军(奉军),安国军很快就全线崩溃。
5月9日,张作霖通电议和,蒋介石不允许也不接受。
张作霖眼见大势已去,便准备退回关外了。
但让张作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针对他的刺杀正在蓄谋之中,而执行这一行动的就是一直扶植利用他的日本人。
被扶植利用他的日本人暗杀
张作霖崛起于东北时,日本早已把手伸向这片土地,试图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政权,为日后侵略东北铺路。
张作霖早在日俄战争期间就接触过日本人,对他们的贪婪和凶狠心知肚明,但他也清楚,要想在东北站稳脚跟,必须借助日本的力量。
于是,张作霖表面上与日本展开合作,换来了日本人的大力支持。
1916年,日本通过朝鲜银行奉天支行向刚刚上台的张作霖提供了300万贷款,帮助他理顺全省财政。
1919年,张作霖扩展势力至吉林和黑龙江时,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上也给予了鼎力相助。
此后,在奉军的多次战役中,日本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火物资,支持张作霖打内战。
作为民国时期一个极具个性的枭雄,张作霖的最大特点就是关键时刻从不犹豫,敢做敢当。
他临终前留给儿子张学良一把指挥刀,刀上刻着“事到临头需放胆”七个字,这正是他性格的真实写照。
尽管借助了日本的力量,张作霖并没有被日本的糖衣炮弹迷惑。
他一边利用日本为奉系谋取利益,一边时刻警惕着日本人的野心。
当时,日本控制了旅顺、大连两个重要港口,还占据了南满铁路,几乎垄断了东北的交通命脉。
为打破这种垄断,张作霖决定修建一条与南满铁路并行的铁路,同时下令开发营口港,削弱日方对东北的控制。
对此,日本强烈抗议,指责这是对其在满蒙权益的挑衅,要求张作霖立即停工。张作霖表面敷衍,暗地里却加快了建设,最终铁路如期完工。
不仅如此,出身草莽的张作霖还经常用一些“小伎俩”给日本人添堵。
比如,日本花费心力为侨民争取在东北的居住权,但张作霖却暗中指示禁止中国百姓将房子租给日本人,导致许多日本人来了后找不到住处,狼狈不堪。
此外,为防备驻扎在东北铁路沿线的日军,张作霖在每个有日军驻扎的地方部署了大量兵力,确保数量上压倒对方,随时准备应对日军的入侵企图。
随着张作霖的反抗态度愈发明显,日本终于决定撕破脸。
1928年5月17日,日本公使芳泽向张作霖递交照会,要求他兑现郭松龄反奉时承诺给日本的侵略权益,否则将采取武力干涉。
张作霖对此大为恼火,严词否认曾做出任何承诺,这彻底激怒了日本人。
同年6月3日晚,在张作霖即将率奉军从北京返回沈阳的前夜,芳泽再次要求面见,进行最后的威胁。
但张作霖根本不予理睬,甚至在隔壁房间高声痛骂日本人,这让日本彻底下定了除掉他的决心。
1928年6月3日晚6时,张作霖离开北京大元帅府,乘坐由奉天迫击炮厂在英国制的黄色大型钢板防弹汽车,奔往火车站。
随行的还有六姨太和三儿子张学曾等人。张作霖的专车22节,是清朝慈禧太后用过的“花车”,装饰非常华丽。
他乘坐的80号包车在中间,包车厢后是餐车,前边是两节蓝钢车。
晚上8时,专车从北京车站开出。
6月4日清晨5点,张作霖的专列行至奉天西郊皇姑屯车站,经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的铁路桥洞时,日本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引爆了预埋的炸药。
一声巨响,三洞桥中间一座花岗岩的桥墩被炸开,桥上的钢轨、桥梁炸得弯弯曲曲,抛上天空,专用车厢炸得只剩一个底盘,张作霖被炸出三丈多远。
张作霖被送到沈阳“大帅府”时已奄奄一息,虽然受了重伤,但他在回到大帅府后仍神志清醒。
临终前留下一句话:“赶快通知小六子,把部队撤回关外,准备和小鬼子干!”
张学良随即率40万奉军撤回东北,迫使日军不敢进一步行动。
沈阳帅府老虎厅(老虎厅位于帅府大青楼一楼东侧,因厅内摆放着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1929年1月,奉系元老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就在此厅中被枪毙。)就这样,从绿林起家,统治东北三省近二十年,巅峰时政令行于多半个中国的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结束了他复杂而传奇的一生,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