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给哪吒2的祝贺海报
史上最强春节档虽然已经结束,但春节档的电影还有一段时间的上映周期,截止到今天,《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登顶中国影视票房冠军,预期总票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4亿,“哪吒2”势必又要创造中国电影的新传奇。而另一部之前被万众期待,甚至被预言有望和“哪吒2”争夺春节档票房冠军的“封神2”却令人大失所望,在一片骂声中,高开低走,从最开始35亿票房预期,变成现在的12亿,口碑更是一落千丈。其实,“封神2”和“哪吒2”有很多相似点:都脱胎于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封神演义》;都是口碑续作,而且各自的第一部都有着强大的“自来水”影迷;都有着非常强的制作团队;最重要的,两部片子都做了大量的突破性改编。这种相似,使得各大影评预测在春节档上映前,给两部片子的的票房预测都基本一致,但结果,却是上映后,一个天上飞,一个地里埋,两部片子的命运截然相反,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把两部片子放在一起,原因一下便一目了然。
成功的改编是尊重原著故事和人物的内核当下的电影观众,并不反感电影改编原著,大家所反感的是“魔改”,也就是违背原著故事和人物内核的篡改。
《封神演义》也好,《武王伐纣平话》也好,都是神魔小说,他们重点讲述的都是神魔大战,而不是儿女情长,人情冷暖。故事内容清晰明了,而里面的人物更是性格复杂,所有的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立场,所有的行为也并不是单纯的善与恶,这也是《封神演义》能口口相传的原因。
而“封神2”做了什么呢?首先,为了突出主角,他把所有的神都给弱化了,阐教从元始天尊到十二金仙,被一个凡人吸干了法力?这种“马云为了帮我还花呗,破产了”的荒谬至极的逻辑,竟然成了这部剧的大背景!于是乎,好好的神魔大战,变成了人和人的贴身肉搏,所有的具有法力的人,不是沦为特效展示员,就是成了背景板。这样的故事还好意思叫封神?
“封神2”殷郊概念图和实际效果对比
其次,“封神2”的大多数人物都扁平的像张纸。先不说姬发邓婵玉,就说“神仙三人组”,姜子牙,每一个封神改编里的核心人物,在这里成了什么?一个只会嘴上叭叭,然后最关键时刻倒地装死的搞笑老头?杨戬哪吒更惨,这“天庭三大反骨仔”之二,在“封神2”里基本就是背景板,法术最大的用处是给篝火晚会搭建会场,哪吒的混天绫还是不如瓦片屋顶,杨戬更是除了会盾,啥都不会。而且还惨遭西岐姑娘强吻,在神魔电影里看到这种狗血剧情,是把第一部的自来水当韭菜割?
“封神2”哪吒
再看看同样是大量改编的“哪吒2”,在故事内容上,绝对的神魔大战,不会为了突出主角,而做出什么离谱设定。而一些桥段的巧妙改编,则更给故事增加了悬念,比如从“水淹陈塘关”变为“火焚陈塘关”,其实最开始就暗示了这一惨剧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水系”的龙王敖光。
至于每个人物,“哪吒”系列真的做到了,在尊重内核的基础上大刀阔斧的改变。比如核心主角“哪吒”,他的反叛不羁从不是饺子刻意给他增加的属性,“哪吒”在任何一个有他的故事里,都是著名的“反骨仔”,而饺子给这个内核赋予了更多的故事, 让“哪吒”的形象更具有突破性,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内心希冀。
再比如第二部大家的白月光“申公豹”,这位基本在封神世界里一直是“反派”的申公公,为什么可以成功洗白,也是因为这个角色的内核“不甘”、“好强”。基本上经典的封神影视作品里,申公豹都是因为不甘心师父将封神重任交给姜子牙而助纣为虐的,但他从来都是在神魔斗法上帮助殷商,而非蹂躏百姓。饺子在“哪吒”的故事里延续了申公豹的内核,给予了他新的故事,因为家庭和爱的一切行为,合理也容易共鸣。而再看看“封神2”里的申公豹,形象丑陋邪恶不说,还无恶不作,甚至连“蛊兵”这种惨绝人寰、没有底线的恶行都做的乐此不疲。为何两部剧的口碑差异如此之大,便显而易见了。
所有的续作,主角应该有合理的成长除了故事的精彩,作为续作,还有一个观众普遍在意的,那就是主角的成长。
先说“哪吒2”,第一部里,其实哪吒的主线故事很简单,那就是哪吒与这个世界对他身份偏见的对抗,于是有了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到了第二部,哪吒从陈塘关走了出来,发现这个世界更大的不公,对自己的身份也从最初的抗拒变成接受,摆脱了束缚,涅槃重生,希望和更多的人一起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
这种成长,是大家乐于看到的,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的是不同的世界,需要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成长就是面对不断出现新问题,不停的调整自己,强大自己,这种不服天命的成长属于哪吒,也属于所有的观众。
再看“封神2”里的主角,真的只能无语凝咽。先说第一部的主角“殷郊”,确实变强了,还成了三头六臂,但怎么成长的呢?“一片苏菲吸干了太平洋”的成长,一种崭新的,连无脑修仙爽文的男主角都不敢有的成长方式,这种成长,只能呵呵了之。
好消息是“封神2”是姬发不是殷郊,坏消息是姬发的成长还不如殷郊!姬发在第二部里完全“逆成长”,作为一方诸侯,经历了第一部的丧兄丧父的阵痛,自己也是九死一生,真正的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结果到了第二部,这些经历反而让他变得“天真”,总是觉得只要他死了,西岐就有救了!对对手更是“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哪怕在生死攸关之际,还在因为一个女人置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顾。
对这种“低幼劣质”、“恋爱脑”的桥段,导演乌尔善妄图用“善”这个似乎万能的词解释,而不少粉丝更像是拿到了圣旨,在各个评论区为“封神2”洗白。但首先,电影想传达的东西应该放在电影里,而不是导演嘴里,观众不能从电影本身感受到导演的用意,那么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这个解释本身就是极度无力和苍白的!你说姬发是因为“心存善念”,所以不忍下手,但中国自古就有一个真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姬发无论是不是天下共主,他首先是一方诸侯,就像他一直说的,要为西岐百姓负责,但怎么西岐百姓马上就要全体归西时,他却不忍心置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于死地呢?
更何况,那一段的画面,他的世界里只有和他“惺惺相惜”的邓婵玉,更是在其他殷商士兵化为齑粉时,他还要抱着邓婵玉来一段“深情告别”。观众不是傻子,更不用看个电影还要被PUA,这种“恋爱脑”、“逆成长”的主角,被观众反感,才是最正常的结果。
2025年了,刻意的丑化、弱化“反派”,是对观众最大的侮辱除了主角,现在的观众也很在意电影里“反派”的魅力,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反派角色的丰满程度也决定了故事的精彩程度。
很可惜,“封神2”里的反派简直就是对观众智商的亵渎。“封神1”之所以被夸,是因为第一反派殷寿的人物饱满度,他的童年悲剧与野心促成了他的行为模式。而第二部,说实话,所有的反派都被刻意的丑化、弱化。
“四大天王”变成了不会说话,智商低下的“巨怪”,除了法器厉害战斗力基本为0,这可是死后驻守天界四门的大将啊,就这样吗?而“闻仲”更惨,但凡看过一点点《封神演义》的都知道,闻仲是个多么复杂的角色,他是忠于殷商,但他绝对不是“甘为鹰犬”的“愚忠”,“今夜之后,西岐就将无一活人!”“我死了,你也就跟着死”,这种话,从闻仲嘴里说出来,真的是对这个《封神演义》里最出彩的人物最大的亵渎。
至于所谓的“反派”神仙就更惨了,申公豹前文已经说过,真的,每当看到他全身骷颅头装饰,都让人生理性不适。只有残影的“三霄娘娘”的声音像老巫婆,而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更是直接撞脸了伏地魔和冥王哈迪斯!要知道,“通天教主”可是现今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道教“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的啊,乌尔善,你怎么敢?
当然了,丑化反派这种事情,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攻击“哪吒2”的最有力武器,说什么“哪吒2”丑化南极仙翁,对中国神话不尊重。但事实上,“哪吒2”并没有丑化任何角色,这部剧里,没有对任何所谓反派在形象上丑化,而且实力上更没有弱化,比如南海龙王敖闰,就是典型的又美又飒!无量仙翁更是如此,所以从外形和实力上,就已经不成立。
而从内容上,质疑“老寿星”为何成为反派更是大可不必,《封神演义》的故事就从来不是简单的善与恶,之所以有封神榜,也是因为阐截两教门人犯了杀劫,而一切故事都是从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蛊惑纣王开始,那么女娲娘娘是正是邪呢?
小编看来,无量天尊在“哪吒2”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从阐教的利益出发,要捍卫阐教的地位,从他的角度,他的行为不是错。他也不是为恶而恶,有一个细节,他所炼的丹药都是要分给十二金仙,为封神大战做准备的。而且,第一部里申公豹也是反派,但第二部的故事里他的变化也是大家最为惊喜的,所以,无量天尊的故事还在继续。
所谓,不比不知道,两部片子做一些简单的比较,便高下立判。两部片子都有后续的计划,但对于封神团队而言,如果不能正式自己的不足,恐怕即使有第三部,也只会重蹈第二部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