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的专家团队为两位胸壁肉瘤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胸壁愈合甚佳,呼吸功能得以全然恢复。

一场多学科协作的“生命保卫战”
半年余前,44岁的李女士(化名)发现胸壁逐渐隆起一个“拳头大”的肿块,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肿瘤侵犯范围广,手术风险极高”,之后慕名求诊福建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
另一位患者,今年57岁的王先生(化名)因胸壁软组织肉瘤破溃以及胸壁疼痛导致呼吸困难就诊福建省肿瘤医院。
面对这两位患者复杂的病情,福建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很快就组织了多学科会诊(MDT),让肿瘤内科、放疗科、麻醉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科室的专家一起讨论。他们觉得软组织肉瘤肿块紧挨着心肺,患者情况很危险。因为没有远处转移,大多数情况下首选手术治疗。接着大家又针对肿瘤侵犯的范围、血管神经的保护、胸壁重建的方案进行了讨论。
“这肿瘤就跟‘树根’似的,深深扎进了胸壁肌肉和肋骨间隙。既要彻底切掉,防止复发,又得保护好心脏、肺脏这些重要器官,还得考虑术后胸廓的样子和功能——这得要毫米级的精准操作才行。”林飞跃主任医师通过模型和影像给大家讲解手术方案。
手术台上的“毫米之争、生死接力”
手术当日,福建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头颈外科、胸部肿瘤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成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按照术前设计,林飞跃主任医师团队沿肿瘤边缘精细分离,将侵蚀胸骨、肋骨、锁骨的肿瘤完整剥离,包括打开胸腔,在毫厘之间避开重要血管;肿瘤切除后面对着软组织巨大缺损的困境,头颈外科陈顺金副主任医师从患者背部“就地取材”,将带血管蒂的背阔肌皮瓣巧妙转移至胸壁缺损处,像“拼图”般重塑胸廓形态。随后在胸部肿瘤外科医师协作下在胸腔内放置闭式引流导管,保障患者安全。

“背阔肌皮瓣血供丰富、厚度适中,是修复大面积胸壁缺损的‘黄金材料’。但术中需要尽量注意软组织保护并保留微小血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皮瓣坏死。”陈顺金副主任医师解释道。
从“不敢呼吸”到“笑着流泪”的重生时刻
手术后的第二天换药的时候,李女士看到自己平整的胸壁,第一次试着深深地呼吸:“原来能顺畅地呼吸是这么让人幸福的事儿!”王先生刚从重症医学科转出来,看着镜子里修复得很好的皮肤,忍不住哭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得带着这个‘窟窿’过日子了……”
在医护团队用心地照顾护理下,两位患者的胸壁愈合得不错,呼吸功能也完全恢复了。
专家提醒:胸壁肿块莫轻视,早诊早治是关键
“软组织肉瘤在早期的时候,大多表现为无痛性的肿块。由于这种肿块在初期通常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感,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福建省肿瘤医院的林飞跃主任医师郑重地提醒道,“一旦这种肿瘤开始侵犯胸壁的深层结构,那么治疗的难度将会以倍数大幅增加。比如说,肿瘤可能会侵袭到胸壁内部的神经、血管以及重要的器官组织,这不仅会给手术带来极大的挑战,还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所以,如果发现自己体表有不明原因的肿块持续增大,特别是当它还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时,一定务必要尽早去医院进行诊治,千万不能拖延。因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能够为患者争取到更好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效果,提高康复的可能性,降低治疗的风险和难度。”
来源:福建省肿瘤医院公主号
供稿 | 郑志华 陈嘉垣
编排 | 傅梦颖 林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