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资源围绕目标配、政策围绕目标定、机制围绕目标建”的原则,系统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促进党建业务融合研究生院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抓实党支部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党纪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带头勤学、深悟、力行,院务会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议题”,班子成员在校训石前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一年来,研究生院全体成员不断加强思想锻造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了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良好氛围,年度荣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八红旗集体”。
超常变革辐射引领学校首次受邀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做研究生教育典型发言(共三家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学位法》,以创新为导向率先探索多元评价,以实践成果答辩,哈工大培养卓越工程师有“新招”,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会议上介绍;学位授权点自主审核高位布局,国务院学位办评审我校工作位于第一梯队,工作“成效显著”。
机制创新领跑全国率先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委托牵头筹建全国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共同体,制定导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及导师手册。在北京举行校企联培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培训会,30余家单位140余名导师参会,中组部参会赞扬哈工大模式应全国推广;持续评选并公众号宣传立德树人先进导师事迹,高校纷纷学习我校做法,年度荣获工信部优秀导师7人,入选首批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校企导师组(全国10支)。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生源质量再创新高优化自命题科目设置,初试试题实现全部按一级学科命制,探索按相近学科命制,年度硕士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从76门调整到55门,减少28%。高质量完成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等各类专项招生,设立学科交叉专项,促进多元选拔;开展订制化、精准化的招生宣传,提升优秀生源转化率;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需求、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学科培养质量,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接收计划动态调整,优秀生源率大幅提升。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对我校硕士招生组考工作充分肯定,致函感谢。博士研究生招生快响行动引领全国,荣获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研究生教育案例成就奖(全国10项)。
全面深化分类培养改革实施顶尖人才培养方略以前瞻研判理清目标使命,确立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任务,聚焦传统产业“卡点”、新兴产业“堵点”、未来产业“制高点”,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资源集聚,以系统变革、整体跃升掘进工科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打破常规培养节奏、坚持重心下沉聚焦,面向低学段优中选优“拔尖子”,按照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进行培养。瞄准未来战略领军人才,创立“战略班”,“一生一策”配置资源、优化政策,助力“最优质生源”最快6至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培养,加速成才登顶;瞄准行业紧缺人才,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的,创立“总师班”,配备卓越导师,配套倾斜政策。哈工大入选“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携手打造东北地区“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共同体,2024年首届招生124人,招生数量全国最多,生源结构全国最优。
聚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培养共同体创新“破题举措”,强化有组织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科研合作深度融合,主动与3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等开展联合培养;邀请40余家企业来校会商,22支师生团队、150余人赴企对接,协同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长效合作机制。引领“破题方向”,成立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专班,提升专班工作成效。强化“破题作为”,举办入企实践动员会,向100余位研究生发放实践任务书并开展行前教育,被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广泛宣传;面向“链主企业”、国家实验室等行业专家,集中组织校外兼职博导、企业导师申报工作,2024年组织30余次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研讨。聚力“破题成效”,持续拓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工作站建设,新增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3个,新增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12个。畅通招生、培养、科研、就业链条,形成以思政引领为中心的“招-培-就-留”四位一体化螺旋式就业引导指南,获批2024年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战略研究重大课题。学校获评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与时俱进形成学科交叉+人工智能教育框架布局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人工智能前沿”“巨灾韧性城市前沿”“生物大分子构象研究”等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高端课程为引领,以首批9门“学科领域+人工智能”精品课程和6部教材为支撑,促进教师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汇集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哈工大特色的学科交叉人工智能教育框架。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破常规,融汇学科课程体系,从课程学习目的和目标出发,采用跨学科、多场地的混合课程模式,减轻学分压力和时间束缚。完成教育部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任务,牵头负责的2个领域24门课程通过验收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批工程案例10项,于红军教授做典型教学应用发言。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硕博士培养特色优质课程8门、精品教材11部。
高站位谋划推进研究生教育研究新一批选树培育项目结硕果2024年我校国家级研究课题结题28项,优秀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我校主持成果获2024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1项。提前布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对象,跟踪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高要求有序开展校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布局覆盖多个重点学科及学位点的第二梯队培育项目。紧跟国家政策和我校杰出人才培养,组织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分类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深化教学管理、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专题项目立项;围绕教育强国战略和研究生教育难点热点,组织深化改革先行区(试点)、导师发展等专项及支持试点单位重点推进,有方向性地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超前布局和超常突破。
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引领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和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聚焦顶层设计,开展校内研究生教育系列研讨,承办C9高校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东北区域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等会议,搭建平台,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破局关键。择优派出研究生教学秘书等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参加全国研究生教育重要会议,开阔视野,建强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设立研究生点子项目,问计研究生,提出的学生授课、师生匹配互选平台等点子已在推进细化方案。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破立并举推动形成高效能研究生培养新生态,接续培养新时代杰出人才。
搭建广阔成长平台营造浓郁创新氛围开展学术交流月、杰出人才计划、暑期学校、交叉论坛,超400支研创赛队伍参赛,机器人、能源装备大赛一等奖数量全国第一;搭建国际交流平台,CSC累计派出人数全国前三;创办“致知讲坛”“规格微时光”“功夫下午茶”等学术交流品牌,累计开展22期,拓宽研究生认知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激发创新精神,百家讲坛嘉宾、学术顶刊主编,企业首席科学家走进哈工大,研究生学术交流成为习惯。时光见证前行步伐,岁月镌刻奋斗足迹2025新春到来之际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祝全体师生在新的一年里勇敢追梦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同创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