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班长,这儿有您的一封信!”门外传来一声叫喊,我很惊讶,现在还有人写信?原来,写信的是9月份刚刚退伍回到校园的陈浩博。见朱班长准备看信,我轻轻走出房间,回头凝望他伏案回信的背影。
朱班长和我是新单位组建后的“第一茬人”,时值深冬,天空中飘起鹅毛大雪,需要人工处理特种装备上的积雪。我对新环境不适应,在高空作业车上不留神滑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朱班长一把扶住我的左臂,“下去吧,别干了。”这六个字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我的心上,我一边对自己犯的错感到羞愧,同时也担忧起朱班长是否对我的表现感到不满。见我愣住,他催促道:“快下来吧,这上面风大,容易感冒。”
回到宿舍,我的心里惴惴不安,辗转难眠。熄灯后,朱班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眼睫毛上结满了冰霜,他看我仍坐在床上,轻声说道:“先睡吧,明天再说。”第二天的风依旧刮得很紧,我们必须赶在下一场雪来临之前,把装备上面覆盖的雪处理干净。朱班长站在特种车辆上跟我说:“昨天是我不好,不该让你爬那么高,以后你就站在我的身后,我护你周全。”那一刻,我看着朱班长的背影,心中激荡起阵阵温暖和愧疚。
其实,刚来到新单位的那段时间,面对新的岗位和环境,我感到种种不适应,渐渐地,有了“混日子”的心态。“来,尝尝这碗兰州牛肉面正不正宗!”除完雪后,朱班长直奔炊事班。“班长,你不是湖北人吗?怎么会做我老家的面?”我疑惑地问道。“看你思家心切,朱班长这几天一有空闲时间,就去炊事班学做面。”营长在一旁说,“这一碗是他特地给你做的。”
“你说咱们做保障工作,态度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啊?”吃饭时,朱班长问我。“态度。”我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于刚组建的单位来说,我和你都是新人,只要今天比昨天做得好,那就是进步。但从兵龄来说,我和你都是老人,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咱们要当好‘头茬人’,给后来的同志们打个样!”他的这番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吃完那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我已调整好了工作状态。
“老朱,研究室电源短路了,你快看看什么情况!”朱班长还想要说什么,却被外面的声音叫走了,只留给我一个忙碌的背影。
朱班长(右)工作照
营区内哪里需要修补,哪里就有朱班长的身影。长期的手工操作,使得他的指关节变得粗大,两拳一握,咔咔作响。“立华,你去工具房再找几根焊条。”前两天组织室外训练,战友们无法清理脚上泥土,导致楼道里经常有小泥块。朱班长见状,加紧焊了一个除泥器,他和我把焊好的除泥器搬到楼门口时,战友们连连称赞。
初冬,家属楼前还有没落完的桃叶在随风摇曳。刚刚参加完生日会的军娃在营院里开心玩耍,军嫂们围坐在一起聊天,言语间尽是对朱班长的感谢。寒假来临,军娃来队变多了,朱班长在楼梯、下水道处张贴安全提示标识,有不认识字的小朋友,他就张贴一些卡通漫画,引起孩童们的注意。
望着家属楼前的棵棵桃树,我想起刚来营区时,这里连草都没几棵,朱班长见状,从农户家买来各个品种的桃树苗,我不禁疑惑:“这能种得活吗?”他笃信地答道:“你就等着看‘十里桃花’吧!”
如今,桃树已陪伴我们度过了四个春秋。“等你放暑假,记得常回家看看,我们等你一起吃桃子。”朱班长在给9月份退伍老兵的回信中这样写道。看着我和朱班长一起种下的那棵桃树,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他忙碌的背影。我想,只要像他一样辛勤,就一定能在军旅生涯收获累累硕果。
整理:李国强 安海利
摄影:张晓龙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兰立华
责任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