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康有为花150万买下瑞典一岛,今岛屿归谁

蓝天使之光 2025-04-22 13:40:37

1904年,戊戌变法没能成功,康有为就跑到了瑞典躲起来。他在那儿特别大方,花了36000瑞典克朗,买了座小岛。

之后,他就给这地方起了个名儿,叫“北海草堂”。

康有为选了个叫“北海草堂”的地儿养老,这地方花了大钱,专门请了人设计成中式园林的样子。

去过那儿的人,个个都对它赞不绝口。

不过,这事儿真让人纳闷,都过了100多年了,康有为的那个小岛到底是谁的呢?

那时候,他买岛用的大钱到底是从哪儿搞来的呢?

【维新志士】

1858年,康有为在广州的一个老式当官的家庭里呱呱坠地,这让他有了两个特别的地方。

首先,康有为生在广东,那儿社会风气开放,进步思想盛行,所以他从小就有机会早点了解到西方的文化。

这为他日后变成近代推动改革的重要人物,打下了根基。

另外,康有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这让他从小就深受“尽忠国家、报效君王”这种老旧观念的影响。

这让他后来碰到“改革还是起义”的选择时,果断地走上了支持皇室的那条路。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打了败仗,没办法只能跟日本签了个超级不平等的条约,就是《马关条约》。这个条约让清朝丢了好多面子,还不得不把台湾、辽东半岛这些军事上超重要的地方割给日本。

康有为在广州一听到这事儿,马上就行动起来,他联系起了全国各地的爱国者们。

那一年,他召集了全国1300多名举人,一起给皇帝上书,建议皇帝赶紧进行变法改革,好让国家能摆脱困境,继续生存下去。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公车上书”那档子事儿。

康有为这么做,真的赢得了光绪皇帝的认可和看重。

有了慈禧太后的点头,那些资产阶级想维新的人就开始了大张旗鼓的近代变革。

挺遗憾的,像康有为这样的维新派人物,虽然满怀着改革救国的一腔热血,但说实话,他们缺少真刀真枪干过的经验。

他们在变革时走得太快太猛,结果差不多把所有相关方都得罪了个遍。

最后导致他们猛烈地反击回来。

戊戌变法正碰上大堆麻烦,康有为这时做了个超级烂的决定,简直就是把变法往火坑里推:他偷偷跟袁世凯商量,打算搞个军事行动,把颐和园给围了,然后把挡着变法路的慈禧太后给解决了!

那时候,康有为心想得挺简单,觉得只要搞一场政变,把慈禧太后给拉下马,变法路上的那些绊脚石就都能给踢开了。

在真实世界的政治风浪里,维新派因为没有根基,注定只能成为别人用完就丢的棋子。

袁世凯表面上对维新派的计划点头答应,但转头就偷偷地向慈禧太后泄露了他们的打算,来了个两边不讨好。

一听说维新派有动静,慈禧火冒三丈,立马就把光绪皇帝给关了起来,还下令大肆抓捕维新派的人。

在这次大难临头时,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因为事先得到了风声,所以赶紧打扮了一番,偷偷溜走,这才躲过了一场灾难。

但谭嗣同等被称作“戊戌六君子”的几位就没那么走运了。

他们在1898年9月28日那天,在菜市口丢了性命。

“戊戌变法”折腾了三个多月,最后就这么匆匆结束了。

漂泊海外的康有为,依旧在想办法搞维新,想拯救国家。

他编造说自己拿到了光绪帝私下给的“密令”,还弄出个《求援诏书》,里面一条条列举了慈禧太后的好多过错。

为了呼吁世界各国参与制裁慈禧并营救光绪的行动,我们明确表态:“如果没有像徐敬业那样的勇士相助,那我们只能像申包胥一样,靠哭诉来寻求帮助了。”

打那以后,康有为拉拢了一帮人,像梁启超这样的维新派保皇党都在里头,他们一直在国外忙活,大力宣扬说:“中国要想翻身,非得走君主立宪的保皇路子不可。”

可这时候,康有为却显现出了爱财贪色、一味追求享乐的堕落行为。

花大价钱在瑞典买下小岛准备养老,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敛财无度】

1904年,康有为跑遍了欧洲各地后,最后选中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安顿下来。他看上了一个名叫沙丘巴登的小岛,觉得那地方景色特别美,就打算以后老了就在那儿养老。

为了这事儿,康有为出手大方,花了36000瑞典克朗,换算到现在就是150万人民币,直接把小岛给买下来了。他又投了不少钱进行装修和改造,把这座小岛变成了满满中式风情的大园林,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北海草堂”。

那段时间,康有为请了不少人到小岛上玩,大家看了岛上的景色和房子,都惊叹不已。

康有为流亡到海外,孤单一人,他到底是从哪儿弄到那么多钱的?

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呢!

逃到美国后,康有为想了个法子赚钱,他拉上北美那边的华侨头儿李福基他们,一起弄了个“保皇会”,说是为了“忠于皇上,拯救国家”。

康有为很会讲话,他每次满怀深情的讲述,总能激发起海外华侨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另外,他始终拿光绪帝的“秘密诏书”当挡箭牌,没多久就在北美洲赢得了很多人的鼎力相助。

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康有为就着手通过“保皇会”,打着“爱国拥护皇帝”的旗号,广泛筹集资金。

那时候,康有为定了个规矩,就是谁想进保皇会,都得交一笔钱,就是“美洲银一块钱”,算是入会的门槛费。

另外,他还经常乱开不会兑现的承诺,弄出了好多捐款的说法。

比如说,康有为那时候就喊话,谁要是给保皇会捐上五千大洋,等光绪皇帝复位成功了,那就是新国家的功臣,能优先挖矿、开公司,搞工商那些赚钱的事儿。

捐款超过一万圆的朋友,不管你是啥背景,都能直接拿到爵位,而且这个爵位还能一代代传下去,永不改变。

现在回头看看,康有为当时许下的那些承诺,其实压根就没法兑现。

但那时候,它真的特别火。

不少手头宽裕的海外华人,有的是出于爱国情怀,有的是为了投资考虑,都积极加入了保皇会,还慷慨解囊,捐了不少钱。

据说,保皇会最火的时候,海外的成员数量直接冲到了上百万。

这里面捐了很多钱的人,多得数不清。

因为这个原因,康有为成了保皇会真正的老大,手里攥着不少钱。

这些爱国华侨捐的钱,大多最后都落进了康有为的腰包,变成了他的私房钱。

另外,康有为还有两个挺重要的赚钱方法。

第一个情况是,康有为会利用他在变法运动中赢得的名声,到处参加商业活动,推销自己的书画作品。

凭借这个手段获取了巨额的好处。

说到底,“戊戌变法”是没能成功,不过康有为作为这场变革的主要带头人,他的个人名声可是大涨了一波。

所以,流亡到国外之后,他经常接到工商业大佬的邀约,到处参加活动赚钱。

再加上康有为是个老书生,写字方面真的挺有两把刷子。

所以他被不少追求文雅气息的权贵大佬们所青睐。

康有为靠卖自己的书画作品,也赚了不少钱,腰包鼓鼓。

第二个方法,说白了就是,用不正当手段强行获取。

不说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上的正面作用,他私下的人品可是有不少争议。他虽然在推动变革上有大动作,但私底下的一些行为却让人议论纷纷。很多人对他的道德品质持有不同看法,觉得他在个人品德方面有不少问题。

听说,康有为去西安卧龙寺游览时,盯上了好几本特别值钱的唐代佛经,后来想办法把这些佛经偷偷拿走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按照那些方法,康有为在瑞典大方地买下了一座小岛,花了不少钱。

他流亡那会儿,过得那叫一个奢华无比。

说起康有为流亡海外的晚年生活,买岛那事儿,真的不算他挥霍无度的典型。

那么,他还有哪些别的举动呢?

【腐朽的晚年生活】

有了保皇会的大笔资助,康有为常常带着家人,打着到各国考察的旗号,实际上是用公款到处游玩。

据说,他这辈子走遍了欧美地区四十多个国家,好几百座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康有为每到新地方,都会挑当地最顶级的宾馆住下,品尝那儿最贵的佳肴。

而且,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也是议论纷纷。

康有为这辈子,除了他的正室老婆,还正式娶了五位姨太太呢。

在他的六个老婆里,除了原配夫人跟他年纪差不多大,其他五个小老婆嫁给他时,全都是还没满18岁的小姑娘。

二姨梁随觉、三姨是个美国回来的华侨、四姨呢是个日本来的女仆,还有五姨廖定徽,她们在嫁给他的时候,全都是17岁的青春少女。

六姨张光成亲那会儿,年纪稍长点,但也才19岁嘛。

康有为这人,历来反对封建那一套礼教,觉得得变法革新才行。在“戊戌变法”没垮台之前,他始终都是力挺“一对一结婚”的,觉得这才对。

没想到,他到了晚年,竟然变成了拥护一堆老婆小妾的旧时代老顽固。

徐悲鸿看不惯康有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就专门画了一幅画,画上是康有为有好多老婆和小妾。

说说这位维新领袖吧,他晚年时完全忘了自己早年的理想,只顾着享乐,真是让人讽刺。

1908年,慈禧太后驾崩后,康有为觉得机会又来了,能再次大展身手,于是他很快就离开了只住了没几年的“北海草堂”。到了1913年,在多方的支持和帮助下,他成功回到了国内。

回国后,康有为见民国都已经建立起来了,但他还是到处宣扬他那套保护皇帝的老观念。

他还是死心眼儿地认为,只有保住大清朝,实行君主立宪,中国才能有出路。

不过说实话,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老百姓对皇帝那叫一个恨之入骨。

康有为提出的那些想法,除了那些满脑子想着恢复晚清旧制的老顽固们,基本上没啥年轻人买账。

1917年的时候,康有为是保皇会的老大,他掺和并推动了张勋想要恢复帝制的事情,算是真真切切地把自己想干的事儿给办成了。

但这出荒唐戏码,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也就短短几十天,就匆匆落幕了。

康有为在这次尝试后栽了大跟头,他之前好多年努力维新攒下的好名声,因为这一回跟历史潮流对着干,全给败光了。

他打那以后就不再参与政治了,靠着之前挣下的大把财富,开始过上豪华的日子。

康有为到了晚年,还是舍得花大钱,在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地方买了好多豪华的房子。

听说,他在上海的超级大房子里,光佣人就雇了上百号人。

康有为为了撑场面,特地学着英美租界管理那套,请了两个“印度门卫”来当大门守卫。

他每个月都得花掉至少2000大洋,这奢侈劲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结语】

康有为自打从“北海草堂”走出去后,一辈子就再也没回来过这儿。

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瑞典小岛,很快就落魄了。

之后,瑞典官方把这座没人管的小岛给收了,他们在康有为建的中式花园的底子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弄成了一个很有中国味道的旅游地儿。结果,这个地方就成了欧洲游客特别喜欢的一个景点。

0 阅读:14

蓝天使之光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