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到站山海关站:东北人的思念和痛

红叶舞山丘 2025-01-17 21:26:48

“前方到站山海关站”,据说这句报站会让很多东北人产生复杂的感情。一个是离家的不舍、忐忑或向往;一个是归家思念、激动和热切。近几年东北人离乡迁往南方的话题总在热门,说明它已经是一个长期且巨大的人口迁移现象。

临近过年,现在全国的游子都在往家乡赶,盼望着回到家里跟父母亲人一起吃热腾腾的年夜饭。近期有人在东北的乡下做了一期访问视频,视频中主持人问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有年轻人回来吗?希望孩子们回来吗?他们回答说:没有年轻人回来,回来干嘛呀?老人搁家不行,还让年轻人不行啊?主持人问:家乡没有发展吗?回答:东北有啥发展?

其实这个情况不止东北有,很多地区的农村都是如此,年轻人长大了就不会回村了。有的人宁愿当三和大神、网吧大神、睡在桥洞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有吃、有喝的家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种地了,而且种自家的地仅能维持生活,没有发家致富的可能。当然,有很多在农村挣到钱的人,但那绝不是靠种自家的地!所以当这些年轻人长大以后,发现回到农村的家里没有任何前途的时候,他们去到城里就不会回去了。也许在城里过得也不好,但心里总有一份渺茫的希望,觉得自己某天可能会被幸运女神垂青,一下就翻身了呢。事实上人在现在的网络社会,确实是有无限可能的;上一刻贫困潦倒的人,下一刻上了热搜,立刻就原地起飞,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虽然这个几率跟中彩票差不多,但这只是对不安于现状的人的一种可能而已,远比回家接过父辈的锄头活的更有希望。实际上父辈也希望他们辛苦养育大的孩子,也不要重复他们的日子了。虽然在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居有竹、食有酒肉,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是桃花源中令人无比向往的生活;但如今的人,已经不止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了,要讲究个有滋有味!

“拔下充电器,我就要向家乡、亲人告别了,奔赴那个996的异乡”。这是一句动人心魄的话,也是许多打工人的写照。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感觉,全国人口总数14亿多了,但觉得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街道也没有没有以前热闹;记得以前13亿人口的时候,哪哪都是人:打牌聊天的闲人一大堆、工作忙碌的人也一大堆,上班赶个公交车要追着公交车跑,跑慢了的还挤不上去!城市里再破再小的房子也能租得出去…可是现在人口总数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人都没了,到处都没有人,商场、超市、店铺都在一家家倒闭,街上没有人逛了!

这其实只是城市扩容以后,给人一种人减少了的错觉。想想一起的城市多大一点啊~大家进城都挤在那么大点的区域里,人当然显得多了。全国大部分的人,都在往城里走,所以不止是东北的农村没有年轻人回去了,各地的年轻人都一样。只是可能东北的人走得远了一些,从东北去到了南方;而南方农村的人,是从他们的县去到省城或其他大的城市。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规律。要把人留在农村搞农业,那像南韩那样为了保护农业把米卖20块钱一斤、把大白菜卖80块钱一个、把一个苹果卖10块钱…那城里的人和企业承受了这个成本,那可能一把锄头都要卖1000块钱了,工业品也大幅涨价是必然的。

人们都说东北有最好的土地,有最好的粮食,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什么留不住人呢?有个东北网友回答说,在他们那儿,孩子上学逢年过节都要给老师送礼,否则会被针对。他说这事我相信也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什么确实有人会把自己手里的权利运用到极致去敛财,从而破坏了社会信用和生态;吃、卡、拿、要这些在南方已经被人人喊打、几乎绝迹了。可能这也是更多企业投资南方的原因之一吧。

0 阅读:5

红叶舞山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