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现属“战略相持”阶段,最后则是“战略反攻”,说得精辟

太基随心趣事 2025-02-27 10:05:29

有人把中美关系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守”、“战略相持”、战略进攻”,1971年中美建交后相当长时间中美关系都是处在“战略防守”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国力渐渐增强,现阶段中美博弈正迈向“战略相持”阶段,甚至未来可能走向“战略反攻”,这一观点精辟而富有深刻的思想。

迈向“战略相持”阶段有迹可循,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加快,如“围台”演习展示区域拒止能力,DF-17、DF-26等高超声速武器及歼-20S等五代机的部署,削弱美国航母战斗群威慑力,美国战略重心后撤至第二岛链,形成一定的军事战略平衡。

中国2024年GDP增长5%,出口与内需双轮驱动,产业链完备。美国虽仍依赖“金融+新经济”模式,但制造业回流受阻,债务驱动增长难以为继,中美经济有趋近态势,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形成一定的相持局面。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金砖扩容等机制推动多极秩序,2023年推动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团结“全球南方”对抗美国霸权,而美国盟友体系因利益分歧日趋松散。

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如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技术等,若在关键领域持续取得重大进展,将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力会持续扩大,在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将拥有更多话语权,具备战略反攻的基础。

美国国内面临经济滑坡、债务危机等问题,削弱了其长期对外对抗的财政基础。在国际上,美国“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质是单极霸权,越来越多国家对此不满,其盟友也出现离心倾向,若美国实力持续相对下降,中国则有可能实现战略反攻。

但也需认识到,中美博弈极其复杂。双方在诸多领域相互依赖,爆发全面冲突的可能性较低,更可能是“斗而不破、竞合并行”。同时,国际格局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其他大国和国际组织的发展等,会使中美博弈的态势更加复杂多变。

0 阅读:0

太基随心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