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我们一“有压力就分裂”,欧盟官员琢磨起新武器

锦书寄相思 2024-12-20 18:16:20

最近有个事儿,欧洲这边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为啥呢?因为美国的特朗普又搞事情了,他那一套加关税的操作,不仅把矛头对准了中国,还让欧洲开始头疼起来。欧盟内部一听说这事儿,马上开始开会琢磨,想着怎么应对。可问题是,欧盟的家底儿虽然厚,但内部不太团结,尤其是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总是有人想向中国示好,有人却想着要硬碰硬。这种分裂让欧盟官员有点发愁,可又不得不寻求办法解决问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件经过】

事情得从特朗普的“加关税”说起。这个美国前总统在2024年又开始搞他的“美国优先”政策,这次他直接放话,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一刀切地加个60%的关税。这么一来,中国的大批出口商肯定得另找市场,毕竟美国这个大买家不好伺候了,而欧洲市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

欧盟一听这话,心里就犯嘀咕了:如果中国的商品大量流向欧洲,那市场岂不是要被“廉价商品”给填满了?欧洲的那些制造商还怎么活?毕竟中国商品价格低、竞争力强,欧洲的产品跟它们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卖奢侈品的。可问题是,欧盟不是一个国家,它是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大联盟,各国的利益不尽相同。有些国家觉得,跟中国做生意还挺划算的,没必要搞对抗。而另一些国家则担心中国商品会冲击本地产业,觉得必须采取强硬措施。这立场一对比,裂痕就出来了。

其实,欧盟内部的分歧早就存在了,尤其是在2024年10月份的时候,这种分歧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欧盟内部就对中国电动汽车是否征收反补贴税展开了一场投票。这场投票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暴露了欧盟内部的矛盾。总共有27个成员国参与投票,其中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这五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占了欧盟总人口的22.65%。还有12个国家直接弃权,包括西班牙和奥地利这些大户,而真正投赞成票的,也就法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最终,虽然投票结果显示支持征收反补贴税,但这个票型让不少欧盟官员感到不安。因为如果未来再有类似的提案,只要反对票的国家人口比例超过35%,整个提案就无法通过。这种不团结的现状,直接让布鲁塞尔的官员们开始焦虑了。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欧盟内部一些官员开始琢磨要给自己添点“新武器”。他们觉得,传统的贸易措施太慢了,而且总是需要各个成员国达成一致意见,效率低得不行。尤其是在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时,欧盟显得有些“规矩过头”。美国和中国这种国家,可以迅速地调整关税政策,而欧盟却得一步步按世贸组织的规则来,想加个关税都得走程序。这让一些官员觉得,欧盟必须改变策略,给自己更多的自主权,否则根本没法跟那些大国抗衡。

其实,自从2021年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结束后,欧盟就开始着手储备一些“新武器”了。他们推出了《反胁迫工具法案》和《外国政府补贴条例》(FSR)。这些工具虽然没明说是针对中国的,但谁都能看出来,矛头基本上是冲着中国去的。这些政策的实施,已经让不少中国企业吃了亏。在新能源领域,像太阳能、风力涡轮机、电动列车这些行业,很多中国企业都因为这些新规被迫退出了欧洲市场的竞标。

除此之外,欧盟还对自己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做了调整。他们规定,从调查开始的那一天起,就可以对相关进口商品追征关税,这样一来,那些进口商就不能趁调查期间大量囤货了。不过,欧盟的官员们依然觉得这些措施还不够用,认为布鲁塞尔需要制定一种全新的“学说”或者说政策框架,来指导这些新权力的使用。他们的目标是让欧盟在贸易上更有“可预测性”,不至于一遇到问题就手忙脚乱。

不过,对于欧盟的这些新政策,并不是所有人都举双手赞成的。欧盟的一些前官员就表示,现有的保护性措施已经够用了,没必要再搞更多的东西。而像奥地利的劳动和经济部部长马丁·科赫尔,也在一次采访中明确表示,欧盟的优先事项应该是跟中国保持对话,而不是一味地搞保护主义。他认为,只要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没必要再加码。

中国方面对于欧盟的这些行为也不是毫无回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中国外交部还是商务部,都多次对欧盟提出的各种指控作出了驳斥。他们认为,欧盟的这些做法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并且敦促欧盟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个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关税的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保护主义没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他还呼吁欧盟恪守自由贸易的承诺,与中国共同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他也强调,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的这场围绕中国商品的关税和贸易争端,让欧盟内部的裂痕更加明显。而欧盟的官员们虽然急于找到解决办法,但能否真正实现统一行动,还是个未知数。

关于欧盟这波操作,网友们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觉得,欧盟这一套完全是“瞎折腾”,不如直接学美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干脆利落。有人吐槽:“欧盟这效率也太低了吧!啥事儿都得27个国家开会讨论,等讨论完了黄花菜都凉了,还怎么跟别人竞争?”也有网友说:“人家美国想加关税就加关税,欧盟倒好,整天开会吵来吵去,到头来还是一堆分歧,真让人看笑话。”

还有人对欧盟的所谓“新武器”不太看好,觉得就是换汤不换药:“这些所谓的新政策,说白了就是换个名头继续针对中国,结果呢?到头来还是伤了自己。欧洲的制造业竞争力本来就差,中国商品进来后,无非是给老百姓多点选择,欧盟这是在自断后路。”有人更直接:“你说中国商品便宜,那你欧洲自己做不出便宜的东西怪谁?现在倒好,怪人家东西卖得便宜,真是滑稽。”

也有支持欧盟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对中国商品有偏见的网友。他们表示:“欧盟必须强硬一点,要不然中国的廉价商品一进来,我们的企业怎么活?再说了,中国的商品质量也不见得有多好,真要是让它们占了市场,我们以后就只能买那些低端货了。”还有人说:“别的国家都在保护自己的产业,欧盟总不能当冤大头吧?这次的措施虽然慢了点儿,但好歹是个开始,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不过,也有人对欧盟的团结性提出了质疑:“你看这27个国家,根本就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德国这种工业大国,当然不想得罪中国,毕竟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可像法国这种国家,可能更想利用关税把中国商品挡在外面。这样一来,欧盟内部怎么可能一致?所以说,这种投票制度就是个笑话。”还有人打趣道:“欧盟就像个班级,老师(欧委会)想带着大家搞大项目,可班里几个‘学霸’(德国、法国)各有各的想法,几个‘学渣’(小国家)又只想着划水,结果啥事儿都干不成。”

对于欧盟将矛头对准中国新能源产业这件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支持中国企业,觉得欧盟是在玩双标:“自己搞不出技术,就开始针对别人。中国的新能源技术领先是靠实打实的努力换来的,欧盟倒好,不是搞调查就是搞关税,跟泼妇骂街有什么区别?”还有人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早就超越欧洲了,欧盟以为靠关税就能解决问题?这无非是掩耳盗铃罢了。”

也有些中立的声音,认为双方都需要冷静下来:“其实搞点贸易调查也正常,毕竟每个国家都有保护自己企业的权利。不过欧盟这么针对中国,确实显得有点急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这种非得分个高下的做法,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还有人调侃:“说到底,还是特朗普这家伙搞事儿,欧盟被迫跟着美国的节奏走,真是活得挺憋屈。”

不少网友对欧盟的未来也表示担忧:“说句实话,欧盟这个机制看着挺厉害,但真碰上大事儿就不灵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根本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次是关税问题,下一次可能就是别的事儿了。长此以往,欧盟还能撑多久?”还有人预测:“中国的市场和产业链摆在那里,欧盟不可能真正和中国脱钩。搞来搞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也有人对中国的态度表示赞赏:“你看人家中国,面对这些调查和关税,依然坚持合作共赢的立场。这种大国风范,欧盟真该学学。”还有人表示:“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摆在那里,欧盟想跟中国硬碰硬,完全是高估了自己。与其找中国的麻烦,不如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总的欧盟这次的操作既展现了它想保护自身经济的决心,也暴露了它内部的分歧和不团结。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纯靠关税和保护主义,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欧盟这边还在纠结“新武器”的时候,中国已经在新能源等领域遥遥领先。如果欧盟再不调整策略,恐怕只能在贸易战中越陷越深。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