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来读这首诗,每一句都很经典

李肃说科技 2024-09-08 01:36:46
导语

“二十四节气”是对自然节奏的一种刻画,《白露为霜》便是秋天来临的标志之一。

这个节气的重大意义在于凉气开始明显增多,在寒冷的天气中就会凝结成霜。

这也是大自然一次很神奇的变化,虽然有些冷意,但盛夏的炎热确实逐渐褪去,给人一丝久违的清新。

但这个节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那便是象征着时间进入了又一个秋天。

岁月的流逝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即逝,秋天的到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时间又走到了尽头。

所以有很多古诗都是以秋天为主题,其中就包括了唐代诗人颜粲的作品《白露为霜》,这首诗用很少的字数就描写出浓郁的秋意并且表达出他自己的愁苦。

诗中每一个字都非常经典,读完后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在难过的时候读也很有感慨。

“白露为霜”生死有悲。

“天阶夜色凉如水”,这是秋天最初到来的表现,夜晚的寒凉气息袭来,就如同大水一般。

但是这个“大水”却不是真的水,而是皎洁的月光,醉人的夜色。

而“大水”本身也并不凉,而是因为夜色变黑导致人们误以为的。

夜晚寒露的来临,使得月光与夜色结合变得更加柔和,而对于看客来说,却会感受到一丝凉意。

这个开头就生动地描述出秋天刚来之际的感觉,非常清晰,而且对于古人来说,夜晚观月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此时他们会觉得月光优雅得体并不刺眼。

但是之所以会感觉到凉,当是因为天气本身就是寒凉的。

而这样自然就会引起人们怜惜春花、惋惜夏草生命流逝一样感慨万千。

其实整首诗中都是对于“悲”这个字进行扩展,并没有一处不在强调,清晰地映现在每一个景中。

“浮云一别后”,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在春夏之际,花草冲破土壤向上生长,这些云彩也跟随着阳光灿烂而明丽起来,非常好看,人们也非常喜欢。

随着秋天的来临,而草木却渐渐枯黄,因此云彩也开始逐渐变得淡薄。

就像人们生死离别,每次分别的时候都会感叹如浮云般渺小。

前一句“天阶夜色凉如水”还是在描写自然景观,在这句话中则是将此景和人类感情相结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非常和谐。

这样对于自然特征的描述非常细腻真实,但感情却又是哀伤且略显伤感的。

后一句“无言独上西楼”,应该是回家的路都没说什么,脸上神情悲伤着独自上楼,在楼上思念故人,前面涉及的人都是不在身边的人,可以推测应该是此人的好友。

可见这位诗人非常感伤,也非常有文化。

在“白露”为情之后,又将最直接、最受人关注的观景点“夜色”、“云”进行排比集中化处理,而后再添加一个空间上的范围“西楼”,再加上前面的“无言独上”,整首诗有近乎十成悲剧情感充盈其中。

所以第一句开头点明主题十分清晰;

中间无不强调着生命已然过去之事以及怀念;

结尾虽然提及楼上这一空间,但是“无言独上”已经代替结尾收尾,整理出整首诗情绪统一而完整。

生存有重奏。

“戍鼓断人行”中间隔着一个“戍鼓”,同时整个句式也和上联相对应着,中间只有“戍鼓”这一内容有着极高的重要性,所以可以认为这句正处于整首诗的中心部分,重要中转内容。

但我们要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戍鼓”这么重要?

且听我慢慢道来。

上一句提到诗人的思念对象应该是很多人,而作为引导下文进入景情二合一概括过渡为“行”的内容,就是思念人的回家路上应该经过哪些地方,这里首先只能备案重要地方,也就是与戍守相结合的。

唐代时候大唐盛世,可以得到较好的安保,而“一般情况下”的士兵只出现在戍战场,所以只要与戍守相关就能让人想到边疆和国防。

所以“戍鼓”肯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出来的,其次就是这个时间上的很晚,由于大唐盛世,对于安全都市不能放松警惕的,所以晚上这个时间戍鼓已经敲了很久了。

对于路过的人们来说,可能刚好在这个时间路过,所以才会听到戍鼓,并不那么突兀。

但是当看到戍所守卫边防之后,就会想到自己的行程。

顺理成章,这里面也关乎着诗人的自己,因为他很可能去接那个人,或者根本没有人,只能独自听鼓,想念那个人。

而后面的“断人行”其实就是由之前要句中“无言独上”所隐含的人体完成理解,这里本身也很反常,不合人体习惯,似乎只有两个意思:

一是人被断,看不到/听不见;

二是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行走,其实都暗示着带有执念仍能听见戍鼓,内心惆怅遗憾。

那么关键就在于实际上听得到还是听不见,这与之前所说有关,实际上这里应该指的是自己,所以听得到。

即便如此,其实戍鼓也除了特殊之用外,还具有另一种功用,就是让回家的路更加明确,因为不同地方的鼓都不同,很容易就能知道自己从哪里回来的。

这样既符合自古以来戍守地点与时间相结合实际划分路线,又符合思念对象容易找回来的作用需求。

可以说这两个功能正好契合在一起,正如古诗词一般从某个角度多了一层主动与消极情感,是一种被动否定积极的腔调,似乎是在一定环境下追求另一件事情以及记录自己所用,富有哲理又有物理层面实际功能。

重奏渐破病痛。

整首诗前五行都可以认为属于动作行为,“天阶”、“楼”、“行”、“月”明后阴,结合起来其实很令人感伤,“阶”有台阶性质,“楼”为可入所在所选,在此处体现出进行中的自身行为区别意思含义,同时外部这种带有趋形性质又具空间限制性的自然构成色调,让居于其中的人物自身预示着有很多可能性。

因为人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和结合,其中可能都是产生改变的东西,同样生活也是如此,有太多个瞬间影响着事物发展,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化的,同时纯粹化只能提升东西本身,没有提升于外部更高层面总归只会平平淡淡。

所铸空间结构具有时间变化属性,所以时间变化造成其中环境改变,也不能平常化看待。

时间不仅能改变空间环境,同时时间所行也即移动移动于空间,带动的位置移动就会造成新的接触接触都是不同的,所以时间能改变的一切具备完整数据、条件、可能性,可想而知其影响无限庞大又复杂。

这就像是人生,有选择,就会有陌生接触等情况,有规律自成体系,就有多个体系交互发生行动结果产生。

而从作者个人来看,他并不是一个社会成功者,从结果推知,这里面可能由于社会地位影响,即便侧面也缺乏足够资源,他想开辟其他选择通道,但他不仅拥有的是完全不确定性的,还需要别别人给支持,这里面本质就是个两个方向力量互相影响,这个方向也可能只集中在其中一边,这时如果选择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另一边的期望值,终导致消极行为发生。

那么前面种种行为都是针对特定下发生,对象既可以是自身所持,也可以存在于外部。

这里面都有极大的可能性,因为因素太多了,这中间曾经拥有也是一种可能,会影响接触后的已经或未来,实际是希望事业发展继续下去这样期待着。

所以悲剧发生的时候,在建筑环境中,从物理属性上考虑大概率是破损状态,而精神属性上考虑则是心态等已经或者将会收缩,从而导致情绪无法排解,以及再次抑制在内心隐秘地继续作祟扩散。

这样整首诗既有完整性,也具连续性,有层次化结构落差美,并且在结合间还兼具物理属性美感,可以说是个非常优秀作品。

其智能各方面美感也非常好,可以说兼具层次美观与智能美观,可以用来赞美和学习。

这样整首诗其实在“大唐盛世”的背景下,是最影响时代产物成果、实践成果的发展基础性的,所以它最后所倾注还是这一点,而现代其实同样如此,只不过其中个体选择方式变化,个体目标选型丰富度增多,自然选择组合结果影响也更多样复杂,但高度理念核心相同,因为变化概念实际上只强调行为变化结构方式或过程,并不强调其中具体行为策略,因为依旧是影响最大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结语

整首诗32字“白露”、“霜”、四个韵脚之间虽然没有任何交集但组合出不同方式换用构建着全局意象,所以整个诗歌中美可以说奇妙无比。

0 阅读:12

李肃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