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颠倒黑白、大肆抹黑炒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今年2月24日,美国又以涉俄因素为由制裁中国企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中方一直通过其企业向俄提供非致命援助,现在又开始考虑提供致命援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如中方作出援俄决定,将付出切实代价。
美方一边变本加厉向冲突一方输送武器,导致战事绵延不绝、和平遥遥无期,一边却频频散布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虚假信息,借机无端制裁中国企业。这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径和双重标准,十分虚伪。
美方不但一直在向乌克兰战场输送致命性武器,还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向中国台湾地区不断出售先进武器。
没想到,此前一直没有跟风炒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乌克兰,最近也拿中国说事。据环球网7月3日援引俄新社、乌克兰“LB.ua”新闻网站综合报道,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维塔利·德内加在采访中表示,乌克兰国防部不能购买中国大疆Mavic无人机,以免破坏与美国的关系。
报道称,德内加在接受“LB.ua”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为了维护与美国的关系,我们不能购买中国的任何产品,尤其类似无人机的东西……”“明年无人机将发挥决定性作用,重要性不亚于飞机,但不幸的是,现在俄罗斯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这很糟糕。”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个别媒体无端指责中方向乌克兰冲突地区出口无人机事答记者问。有记者提问,近期,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生产的无人机被出口到乌克兰战场,指责中国在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美国相关政府官员也频频发声指责,并警告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或物资支持。请问对此中方有何评论?
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称,关于乌克兰问题,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站在和平的一边、对话的一边,支持俄乌相向而行,全力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火上浇油,更不趁机牟利。
美国持续向乌输送武器装备,不但不反思其所作所为,反而和少数西方媒体一起,毫无根据地散布有关中国无人机出口的虚假信息,对中国企业造谣抹黑。对此中方坚决反对。
中国对无人机出口有着严格的管制措施。2002年起,中国逐步对无人机实施出口管制,管制范围、技术标准与国际保持一致。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所有达到管制标准的无人机出口,均须申请许可,防止用于非和平目的。
对普通民用无人机,国际上均未实施管制。目前,世界各国及相关多边机制均未将普通民用无人机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允许自由贸易。
乌克兰危机以来,一些中国民用无人机企业主动暂停其在冲突地区业务,更加证明了个别外媒报道毫无根据、刻意抹黑。
科技进步应当造福各国人民,坚决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非和平目的。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无人机出口管制,同时呼吁有关各方一道,共同加强管制,防止各类无人机用于冲突地区战场,共同促进国际和平及地区稳定。
中国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28日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暂行条例共63条,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及操控员管理、空域和飞行活动管理,监督和应急处置,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包括要向民航部门申请执照及实名登记等,加强对民用无人机的规管,维护航空、公共及国家安全。
据司法部官网发布的消息,司法部、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解释制定该条例的原因时说,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及时填补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空白,依法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及相关活动的安全监管,有效化解和防范风险,促进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
从乌克兰高官称不能购买中国无人机这件事来看,至少传递出两个方面的信息:
一方面,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
由于无人机成本低廉,攻击同一个昂贵军事目标时,还可以使用多架无人机从多方方袭击,任何漏网之鱼都能摧毁目标。
低飞的无人机很难被雷达发现,而且能有效击落无人机的防空系统成本往往比无人机高数以十倍的价钱。
外媒报道,俄军7月2日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动12天来的首次夜间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称所有无人机均被击落。
2日,乌克兰军队总参谋部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乌军与俄军进行了超过28次直接战斗,俄罗斯在此期间发动了11次导弹袭击和8次无人机袭击。
6月21日,俄国防部发声明称基辅对莫斯科地区开展无人机攻击,三架无人机都被俄军以电子战防御系统击落,且无人伤亡。一名俄国官员说,这些无人机瞄准了位于俄首都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
此前,俄罗斯官员发布消息称,两架无人机6月11日凌晨在距离莫斯科西南150公里的卡卢加州坠毁。
由此可见,俄乌双方都在战场上大量投入无人机,既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又能达成作战效果。
美国白宫6月9日说,俄罗斯正在加深与伊朗的国防合作,并已收到伊朗制造的数百架无人机,准备用于攻打乌克兰。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发表声明称,俄罗斯近几个星期一直在使用伊朗的无人机袭击基辅。
柯比表示,美国密切关注俄罗斯与伊朗的合作,以及在俄罗斯境内生产伊朗无人机。美国掌握的情报显示,俄罗斯正从伊朗获取建造无人机制造厂所需的材料,这座设在俄罗斯阿拉布加经济特区的工厂,将在明年初全面投入运作。
另一方面,中国高性能无人机引起美西方和乌克兰的高度关注。
除了BZK-005无人机、TB-001无人机、无侦7无人机、彩虹无人机等具备海上长距离飞行能力的军用无人机外,中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也发展迅猛。
最近,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出了电子围栏、远程识别、整机跌落等17个方面的强制性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中国民用无人机领域首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适用于除航模之外的微型、轻型和小型民用无人机。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深圳的大疆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无人机制造商。根据《2021年胡润中国500强》排名,大疆以价值100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143名。
大疆还在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北京和香港设有办公室。截至2020年10月,大疆在全球民用与事业用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全球商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
大疆无人机还曾被美国国防部采购与运用。2020年底,大疆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列入实体黑名单。
去年10月,美国国防部以与中国军方关系甚密为由,将大疆创新等13家中国企业列入投资黑名单。
可见,中国飞速发展的商用无人机领域已经引起美国的关注。
事实上,此次大疆已经发布声明称,大疆一直以来只生产民用产品,它们不是为军事应用而设计的;大疆不会推销或销售自己的产品用于军事用途;被认定为用于军事目的产品,大疆不提供售后服务;大疆明确反对在产品上安装武器的企图;大疆拒绝定制或启用可使产品用于军事用途的修改。
然而,大疆无人机还是被美国贴上“军用无人机”标签,成为抵制和制裁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6月30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在美全国新闻俱乐部活动上称,中国希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亚洲霸主,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军力超过美方。
米利还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军力,计划2027年前统一台湾,美应优化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技术,维持美军决定性优势和战备能力,慑止战争。
在7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汪文斌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说,美方一些人居心叵测、混淆是非,反复炒作“中国军力威胁论”,实质是为自己搞军备扩张,维持军事霸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寻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