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雅·蓼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这是一首悼念父母的诗,通过描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表达了子女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与悲痛之情。清明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此诗所表达的情感与清明的主题相契合,让人在清明时节更能体会到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感恩。
诗人可能是在经历了父母离世的悲痛后,回想起父母生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心中充满了感激和遗憾,于是写下这首诗来悼念父母。在清明祭祖时,人们诵读这首诗,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生死离别的哀伤。
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句通过对出征时和归来时不同景色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出征时是春天,杨柳轻柔随风摇曳,烘托出战士离家时的不舍;归来时是寒冬,大雪纷飞,体现了历经沧桑后的孤寂与凄凉。清明时节,人们也会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感慨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与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有相通之处。
背景故事:一位周朝的战士出征多年,历经战争的磨难,终于踏上归乡之路。在途中,他回忆起当年离家时的情景,如今物是人非,家乡是否还和从前一样?这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倦,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也能引发人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诗人看到亡妻生前缝制的衣服,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思念。清明时节,人们会祭扫已故亲人的坟墓,这首诗所表达的对亡者的深情,与清明的悼念氛围相呼应,让人们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诗人的妻子可能已经离世很久,但他依然无法忘怀。每当看到妻子曾经穿过的衣服或用过的物品,就会想起妻子的温柔和贤良,心中的悲痛便难以抑制。在清明这个寄托哀思的节日里,这种情感会更加浓烈。除了前面提到的,《诗经》中还有一些与清明相关的诗词,如《唐风·葛生》和《小雅·斯干》。具体如下: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对墓地周边葛藤、蔹草等植物的描写,以及对陪葬品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寂寞之情。诗中“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等句,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与亡者同穴的愿望,与清明时节悼念逝者、缅怀先人的情感相契合。
背景故事: 可能是诗人的爱人离世后,诗人来到墓地,看到周围的景象,触景生情,心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祭扫亲人的坟墓时,很容易产生类似的情感,因此这首诗与清明的氛围十分相符。

小雅·斯干
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旧时月令,清明二候,鼠阴鴽阳。田鼠因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鹌鹑鸟则出来活动。诗句中提到鸟鼠,暗示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变化,鸟会飞走,鼠会搬离,而家人则在新的宫室中安住下来,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生命的珍视,与清明时节万物更新、生机盎然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这首诗是贵族建宫室、庆乔迁时所唱的歌辞。在清明时节,人们也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如同诗中所描绘的鸟鼠的活动变化一样。同时,清明也是人们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个时候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家族的传承,而建宫室、安住下来也寓意着家族的延续和发展,与清明的文化内涵有相通之处。
以下是《诗经》中5首有关祭祀的诗及其赏析和故事:
小雅·楚茨
节选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这是周王祭祖祀神的乐歌。全诗详细描写了祭祀的全过程,从稼穑到丰收,再到祭前准备、祭祀仪式和祭后宴乐,展现了周代祭祀的仪制风貌。结构严谨,风格典雅。
在周代,周王带领贵族们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诗中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庄重而热闹的祭祀场景。

大雅·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这是周文王率众祭祖祈福的诗。诗中描绘了旱山山脚林木茂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景象,以祭器中盛满美酒,红牛作祭品,来祈求大福,反复歌咏主祭人文王的恺悌之德。
周文王为了祈求祖先保佑部族繁荣昌盛,带领众人举行祭祀。在祭祀中,他展现出和乐平易的品德,希望通过虔诚的祭祀得到祖先的庇佑,让国家人才辈出,福泽深厚。
周颂·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这是一首祭祀周武王、成王、康王三王的乐歌。诗中首先称颂武王的武功,其次歌颂成康拥有天下四方,政教清明,通过描写钟鼓齐鸣、磬管悠扬的祭祀场景,祈求神灵降福。
背景和故事:周人在祭祀先代贤王时,回忆起武王的赫赫战功,以及成王、康王时期的太平盛世,希望借助祭祀让祖先的在天之灵庇佑周王朝,使国家继续繁荣昌盛,福泽延绵。

商颂·那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管声喤喤。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这是祭祀商王成汤的乐歌。诗中通过描写摆开乐鼓、奏响音乐、众人起舞等场景,展现了祭祀的盛大和庄严,追述祖先的功德,祈求先祖享受祭品并赐福。
背景故事:商朝后人在祭祀成汤时,用盛大的乐舞来迎接祖先的神灵,希望成汤的在天之灵能够庇佑商族子孙,让他们继承祖先的美德,使国家延续繁荣。
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这首诗写的是为祭祀而采集蘩菜。诗中描述了女子在沼泽、山涧中采集蘩菜,用于公侯的祭祀之事,体现了祭祀的准备工作以及参与祭祀者的虔诚。
背景故事:公侯家族要举行祭祀仪式,家族中的女子们便承担起采集蘩菜的任务。她们早早起来,前往沼泽和山涧等地采集,然后将采好的蘩菜送到公侯的宗庙,用于祭祀祖先的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求庇佑的心愿。
文 隐溪书社
素材 诗经
图由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