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晏殊一首清明诗,蕴藉美好,人生还是多想些美好积极的事情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5-03-28 06:08:31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北宋·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清明节,在很多人的心里,是表达和寄托哀思的节气。

但对于游子而言而言,它更是一段深刻记忆与家族情感的纽带。

所以,它不仅是对逝者的追忆,更是对生者的一次心灵洗礼。它教会人们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拥有。每当清明时节,春雨绵绵,仿佛天空也在为那些远行的亲人默哀。游子们踏上归途,心中满载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追忆。他们走进那片熟悉的坟茔之地,每一座墓碑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故事,每一次祭拜都是对过往的一次深情回望。

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不仅仅是在烧纸钱、献鲜花,更是在心中默默诉说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激。那些曾经给予他们爱与关怀的身影,虽然已不在身边,但那份温暖与力量却永远镌刻在心间。清明,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们在缅怀中学会珍惜,在回忆中懂得感恩。

游子们围坐在家族的老宅前,品尝着母亲亲手做的青团,那份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儿时的记忆。他们谈论着各自在外打拼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忧伤,这份难得的团聚时光,让亲情在交流中更加深厚。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它让人们明白,无论走得多远,根始终扎在故乡的土壤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对家人的爱与思念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怀揣着一份感恩之心,珍惜眼前人,让爱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珍惜眼前人,让爱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02

不过在古人眼中,它不仅这些。北宋诗人晏殊,就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写了一首《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中清新自然,虽带惆怅,却也蕴藉美好。

元巳清明假未启,春意阑珊心自迷。小园中,幽径深长,我独自徘徊,寻觅那一抹不易察觉的生机。春寒料峭,时来时去,如同斑驳的雨点,轻轻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我的心房。宿醉未消,手中那滟滟的酒杯似乎还残留着昨夜的欢畅,却更映照出今日的孤寂与落寞。

花开花落,本是自然之理,我虽知无可奈何,却依旧为那凋零的花瓣心生哀怜。而空中飞舞的燕子,似曾相识,它们年年归来,似乎在诉说着不变的誓言,又似在嘲笑人间的离合悲欢。

游梁赋客,才华横溢,他们在这春日里,吟诗作对,各展风采,为这寂寥的小园增添了几分生气。他们的谈笑风生,他们的挥毫泼墨,都让人心生向往,忘却尘世的烦恼。

我深知,人才难得,青钱万选,只为求得那真正的才子佳人。在这清明假未开的时节,我愿化作一缕清风,吹散心头的阴霾,与这些游梁赋客一同,畅谈人生,共赏春色。莫惜青钱,只为那难得的知音,只为那心中不灭的理想与追求。让我们在这小园中,共赴一场春天的盛宴,让心灵得以栖息,让才华得以绽放。

03

这首诗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富有情味,读来脍炙人口。它的对仗工整,为人所称赞,意境朦胧凄迷,感情真挚而深沉,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后来,这句诗被晏殊写进一首词里,就更有名气了。那就是著名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中弥漫着春愁,花开花落,是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然而转瞬即逝的美好,又是那般令人无可奈何。

04

晏殊,是北宋名臣。不仅以其卓越的政绩闻名于世,更因才华横溢,在文学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便能文,十四岁便以神童之名被荐入朝,一时间名震京师。步入仕途后,晏殊并未因官场的繁华而迷失,反而更加勤勉,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吟诗作对,都力求尽善尽美。

他的词风温婉清新,情感细腻真挚,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淡淡哀愁,又有“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悠然自得,深受世人喜爱。

在朝为官期间,晏殊更是积极推举贤才,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后来的文学巨匠,皆曾受其提携,使得北宋文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当然了,晏殊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几经沉浮,却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的态度。面对政治风波,他总能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展现出一位成熟政治家的风范。晚年的晏殊,更是致力于整理典籍,编纂《类要》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晏殊的一生,是文人与官员双重身份完美融合的典范。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佳话,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晏殊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真理与美好。

05

晏殊一首清明诗,蕴藉美好,人生还是多想些美好积极的事情。

晏殊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清明时节的恬静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他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便世事纷扰,人心易倦,也不妨放慢脚步,于繁忙之中寻觅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人生路漫漫,难免遭遇风雨,但正如春日里总会有一抹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前行的路。多想些美好积极的事情,不仅能让心灵得到慰藉,更能激发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智慧。

张寺丞与王校勘,作为晏殊诗中的友人,或许正是他心中那份美好与积极的化身,他们期待在假中相聚,共话桑麻,畅谈理想,这份情谊,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拂过心田,留下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作为现代人,不妨也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那些不经意的美好:或许是一朵在墙角默默绽放的小花,或许是一本能够触动心灵的书,又或许是家人朋友间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些简单而纯粹的美好,汇聚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撑着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晏殊的诗,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温柔回望,更是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期许。带着这份期许,继续前行,在心中种下一颗名为“美好”的种子,用积极的态度去浇灌,相信终有一天,它会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