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危急时刻,徐向前交给肖永银一个重要任务,结局如何

追溯历史五千年 2022-10-13 17:03:38

193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紧急下达了一条命令:陕北红军32军、28军以及骑兵团组成的“援西”军和抵达陕北的第四方面军原部组成“援西军”。

3月5日,援西军在刘伯承的率领下从陕西三原、淳化出发,日夜兼程前去救援。

可远水怎么也解不了近渴,正当援西军还在千里之外时,援西军没能援西,他们就按照党中央屯兵待命的指示,在镇原驻军,一边批判长张国焘,一边迎接寻找失散的西路军士兵。

为了寻找失散的战士们,他们特地在面向祁连山的几条道路上设立了几个招待所,插了上千个路标和数十个收容站,呼唤着那些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英雄。

也是在这里,刘伯承和肖永银第一次相遇了。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让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红四军等两万多战士组成西路军,将盘踞在这里多年的“四马”阻隔,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路线。

在此背景下,西路军召开了石窝会议,并作出了一个决定:徐向前和陈昌浩离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西路军残部化整为零分开突围。

会议结束后,徐向前对李先念说:“把你的警卫排长给我用用吧!”就这样,肖永银便踏上了护送徐向前回陕北的征程。

途中,由于目标太大,徐向前和陈昌浩决定单独走,肖永银和红四军总部参谋陈明义率总部警卫排一起离开。

徐向前在动身之前,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出发之前,他交给肖永银和陈明义,并嘱咐道:

“你们要是先来陕北,就将这封信交给党中央,再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肖永银等人出发后,这支四五十人的总部警卫排便人心涣散,很快就剩下肖永银和陈明义两个人了。

从1937年3月中旬起,他们步行两千多里,出祁连山,越过戈壁滩。终于在1937年7月中旬的某天,两人抵达了援西军司令部。

肖永银

刘伯承看到两个人衣不蔽体,脸黑像黑炭,凌乱的头发盖在脸上,只有牙齿是白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其他人的眼睛也湿润了。

与此同时,肖永银和陈明义见到刘伯承话还没说,眼泪就掉了。刘伯承拉着他们两人的手,哽咽道:“我们能活着回来真是不容易!”

一边说着,肖永银将徐向前的信交给刘伯承:“这是徐总指挥写的信,请首长转交给党中央。”

从此,肖永银便跟随刘伯承开启了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涯和革命友谊......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