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刚看到一条热搜消息,4月18日一则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有关的举报信开始在网络流传。
在这封写给纪委的举报信中,肖飞的妻子称,肖飞曾有两段婚外情。
肖飞的妻子还在举报信中指控肖飞曾在手术期间将病人扔在手术台。

肖飞为了袒护情人,与护士发生争吵,将已麻醉的患者晾在手术台40分钟。
4月27日晚,中日友好医院发布官方通报称,经核查,举报材料反映的肖飞个人问题基本属实,中日友好医院已根据相关规定,对肖飞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事情竟发生在知名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还是三级甲等医院。
主刀医生都要做手术了,还能跟护士吵架,吵完架就脱离岗位长达数十分钟,这么离谱又草率的事是怎么发生的?
医疗流程规范在这一事件中显得尤为脆弱,难道医院对于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监督措施和应急预案?当私人矛盾足以影响医疗服务,当个人情绪能左右患者命运,当规章制度的刚性被私欲人情所侵蚀,医疗安全又有谁来保障?
媒体质疑:如此“草台班子”的行为,这种混乱是否具有普遍性?若非有人实名举报,此类行为是否会被长期掩盖?
02
针对这一质疑“如此‘草台班子’的行为混乱是否具有普遍性?”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没想到出现了大量有关全国多地医院各种医疗事故的报道。
如:

3月10日,汕头22岁的卢晓丹(化名)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输卵管堵塞微创手术后,被推入复苏室等待全麻苏醒,却因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死亡。家属向记者爆料称,复苏室医护人员未发现喉罩阻塞氧气供应,患者血氧骤降时,报警仪器报警医护人员未及时处理,才造成的这次事故。
4月16日,院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件原因仍在调查。目前,家属已向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健康局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要求医院追责并公开道歉。
如:

2024年,广西百色市的高中体育特长生小罗左膝长了一个明显的突起,在当地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就医后,被诊断为“左股骨内侧髁骨软骨瘤、左膝关节少量积液”。
当年的3月27日,小罗在医院接受手术,手术做到中途,医生出来跟小罗的家属说他做错了,切了右膝。
事情发生之后将近2个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布情况通报:
“2024年3月27日,我院百东院区骨外科为患者罗某某行左股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术时出现部位差错,将右侧股骨内髁部分组织切除。在此,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表示深深的歉意!”
“针对此次事件,医院已追究相关科室和涉事人员责任,涉事科室暂时停业整顿,对6名负有管理责任和医疗责任人员给予撤销职务、暂停处方权、扣罚绩效工资等相应的处理。”
据说这家医院级别还很高,医院官网信息显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80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该院骨外科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之一,是区域骨关节诊疗中心。
03
医疗系统怎么了?
还有其它种种的患者对医疗质量不满意问题及其医疗纠纷。
还有看病贵。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李玲教授指出:
“现在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年要看7次病,世界发达国家都是3~4次。因为医院要创新,因为医院要挣钱,他挣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大量给病人制造了无穷的焦虑!
我们的医疗费用一直在不断地上升,我们做了研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每年医疗费用的增长超过美国,超过英国,超过德国,超过法国,上升非常快,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近九万亿一年花在医疗费用上。
我们现在医疗费用上涨的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就是我们大量的钱是浪费的啊。
我们1978年的时候,大概全国医疗费用只有100个亿,你看现在9万亿了。你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原因就是没有控制费用的手段,而且所有现在改革手段是刺激医院更要去创收。”
李玲教授还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人的用药跟欧美国家对比一下,国外重大疾病的药全都给报了,但是我们这些重大疾病真正救命的救命药,比方说癌症药,报销比例都不在报销目录内,所以报得很低。
但是我们用的大量的药安全无效,利润高,就是可用可不用的辅助用药却能报销。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制度,大量的钱浪费了,这些药根本都不需要。
甚至一个咳嗽,都要让你先验血……机器辅助治疗检查,现在成为主流了!去医院先拍片子和抽血!一个感冒都能花上千,是普通工人半个月的收入!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医生的收入跟开药量挂钩,所以昧着良心给患者多开药。
所以,李玲教授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医疗回归公益性,与创收压力完全脱钩。
04
以上种种问题,涉及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医疗技术水平,医院质量规范化管理与医疗风险管理水平,医疗制度设计……
其底层逻辑,应从人文医学上思考。
我在二十多年前创立跨越式发展理论,出版了全球首本跨越式战略著作。我在书中提出:
跨越式发展更深刻的本质与最高境界,是超越商业的浮躁,是对人类需求深层次的研究、关爱,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感。
我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讲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当他自己成为胃癌患者,接受相关医疗与手术并经历种种痛苦之后,开始反省到过去自己曾经的治疗与手术方式有诸多不当与可以改进之处。
华医师在生命最后阶段感悟到: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

医学自其诞生之初,便承载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关怀之情。现代医学更应由疾病为中心转向病人为中心。
协和医科大学袁钟曾发表过《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的演讲,他说:
一个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你,把衣服脱光了让你检查,把所有痛苦告诉你,把生命都交给你,这种人是仅次于神的人,而不是一般人。
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
我听过一些院长开总结大会时说:过去的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20%,我们的门诊患者增加了30%,我们的收入增加了10%。那么这句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可能在座的主任和医生们都会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我们院长该怎么说?
我们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

作者简介: 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著作有《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