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事件令美军颜面扫地!洲际导弹发生故障,导致民兵-3导弹被迫在空中自毁

兔牙少女 2023-11-04 15:41:14

根据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AFSTRAT-AIR)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1日凌晨0时6分左右,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中发生了“突发异常情况”,导致该导弹最终在太平洋上空自毁。需要指出的是,这次试射的导弹并没有携带弹头。

关于试射失败的原因,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表示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来进行调查,但外界普遍猜测是由于“民兵-3”导弹的老化问题导致了试射意外。按照美军年度计划,通常每年安排进行四到五次试射,将导弹发射到距离范登堡空军基地大约6437千米的夸贾林环礁靶场。

根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规定,美军目前最多可以拥有450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搭载了大约500枚核弹头,分别部署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怀俄明州的沃伦空军基地、蒙大拿州的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以及北达科他州的迈诺特空军基地等地。这些导弹的部署方式包括实战部署和仓库储存,其中一部分导弹部署在发射井内,处于常态战备状态,而其余的主要储存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仓库中。例行试射通常针对仓库储存的导弹,而处于战备状态的导弹则不进行例行试射。

试射的一般流程包括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的仓库中提取一批导弹,然后将其运送到专用的测试发射井进行组装和发射。试射产生的数据用于评估实战部署状态下的导弹性能。然而,近年来,“民兵-3”的例行试射发生了多次意外,自2018年以来已经发生三次试射失败,其中2018年的试射与本次事件相似,导致导弹在飞行途中自毁;而在2021年,也因不明原因未能完成发射。

尽管长期以来,“民兵-3”被称为“世界三大真理”之一,与中国的“东风-41”和俄罗斯的“白杨-M”相媲美。然而,作为20世纪60年代研制并于20世纪70年代列装的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面临不可避免的老化和陈旧问题。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零部件已经停产并且没有备件库存,这使得维护工作异常困难。此外,为了维持“民兵-3”的部署,美军已经投入了大量超额资金,而性价比很低。综上所述,仅仅依靠技术升级和加强维护工作很难让服役已有53年的“民兵-3”追赶中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的性能和战备状态。

因此,从2016年开始,美军已经着手计划研发“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GBSD),以替代老化严重的“民兵-3”。根据2015年美国空军发布的《未来陆基战略威慑系统的信息征询书》,GBSD的技术方案确定了部分技术规格。GBSD将采用全新的复合材料弹体,取代了“民兵-3”的陈旧重型钢壳弹体,从而减轻了弹体重量,增加了有效载荷和突防能力。动力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将全面更新,采用全新的发动机、制导和控制系统。GBSD将保留“民兵-3”的单弹头和多弹头配置,可以搭载W87和W87-1两种型号的弹头。通过在第二级导弹上添加高浓缩铀或钚环,可以将当量从标准的30万吨提升到47.5万吨。而W87-1是W87的改进型,虽然外形相同,但使用了新型的钝感炸药、引爆系统以及先进技术制造的钚弹芯。

此外,美军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机动再入飞行器技术,并积累了大量技术储备。在2020年的信息征询书中,还提到了与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相关的热防护系统项目。这些迹象表明,美军有可能在GBSD项目中应用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

总之,GBSD的技术方案对“民兵-3”的固有问题进行了全面改进,是为未来30年代后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设计的。然而,除了GBSD之外,美国的海基和空基核力量同样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这些采购项目的周期都在2030年左右。目前,美国空军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达成的GBSD开发合同总金额为133亿美元,如何控制和平衡成本也将成为决定美军核武器系统升级进程的关键因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