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好好的大好河山变成如今的支离破碎。说好的战斗到最后一人,自己却要开溜了。乌民众开始怀念亚努科维奇,认为他当总统就不会丢了克岛和东部四州。
2025年3月24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最高拉达议员亚历山大·杜宾斯基的一则爆料引发轩然大波:乌总统可能在结束南非访问后不再回国。这一消息与美《国会山报》同日刊文“俄乌冲突由乌挑起”形成微妙呼应,似乎为他的“跑路”铺就舆论台阶。与此同时,乌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怀念亚努科维奇”的浪潮,民众质问:“若他仍在位,克岛和乌东四州是否不会丢失?”
最近美俄正在沙特秘密谈判,停火结束战争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谁会成为美俄交易的牺牲品,
停火协议会不会涉及到权力更迭,目前也没有公布。
本来应该是四方会谈,现在欧乌没有上谈判桌,那就只谈美俄的利益了。不出意外的话,双方已经达成了默契。一个要得到领土,另一个要以此换取对乌矿产资源的控制,赢者通吃,他们就是赢家。
因为上次小泽访美,不仅拒绝签署矿产资源协议,还吵了起来,川普龙颜大怒,如果不是身边的幕僚劝阻,他立马就要换人了。虽然暂时没换,但换人是必然的选择。
为加速停火进程,已公开暗示乌要进行大选换人,美方甚至暂停军援并施压其下台,美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更直言基辅政权“腐败且不受欢迎”,听话听音,这是暗示政权更迭迫在眉睫。
现在好端端的一个欧洲大国变成了烂摊子,人民迟早会醒来,一定会追究责任。现在小泽的支持率从战争初期的67%暴跌至不足30%。尽管其近期视察乌东前线试图提振士气,但民众对“无休止战争”的厌倦情绪难以逆转,这对他来说可不是好事。一旦他签署了矿产资源协议,想不被清算都难。
所以乌议员指出他访问南非后就不回来了,什么意思?直白点说就是跑路了。
当然是不是真的,谁也不能确定。这让乌民众开始怀念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为他与俄关系密切,他在位时克里米亚与乌东地区仍属领土完整。其亲俄政策被部分民众重新解读为“务实平衡”,通过维持与俄关系避免领土分裂,如果他未下台,就不会有这场冲突。
结果当时被欧美忽悠,发起了所谓的颜革,把他搞下台了。
当年,亚努科维奇曾游走于俄欧之间,通过《哈尔科夫协议》以延长俄黑海舰队驻扎权换取低价天然气。如今,这种“骑墙策略”被部分人视为“小国生存智慧”,与小泽“一边倒亲西方”高下立判。
亚努科维奇能不能避免领土丢失不确定,能确定的是只要他在位,绝对不会打,因为它本身就是亲俄的,大帝对他还是信任的。
所有人都知道,俄乌冲突爆发前,大帝只有一个条件,只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一切都可以谈。亚努科维奇从来没有提出加入北约,这可能也是今天的乌克兰人认为,只要他在位就不会发生战争,没有战争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
其实,乌最好的做法就是几个大国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小泽的错误在于彻底倒向西方,未来领导人需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才谋生存。
正如基辅一名市民的叹息:“我们总在怀念上一个总统,却忘了他们都没能带我们走出泥潭。”乌需要的不是“救世主”,而是刮骨疗毒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