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富豪热衷香港保险?避税、避债、避险成关键

有关保事 2024-08-30 11:53:07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句颇具调侃意味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然而,在一般人的眼中,真正无法避免的唯有死亡。至于税收,总有些“聪明”的办法能够规避。纳税人的这种心态,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避税和逃税行为频繁出现的重要主观因素。

香港一直是亚洲区域的金融中心之一,不但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法律体系,还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随着香港高才优才热潮的兴起,大陆富豪正掀起一阵赴港投保的热潮,移民+保险成了标准配置,而他们的目的绝非仅仅是寻求一份保障,或者追逐一点小利,而是觊觎【避税】【避债】【避险】的资产转移功能。

香港保险的避税机制

1. 个人所得税豁免:香港保单的分红收益目前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国内投保且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涵盖寿险、重疾险、储蓄保险)无需交税,在香港投保的保单同样无需交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保险理赔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投保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购买的寿险、重疾险、储蓄险保单,在获取赔偿时均无需缴纳税款。总之,大陆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不论何种类型的保险,均无需交纳任何税款。

2. 遗产税规避:香港当下不存在遗产税,而内地虽然尚未正式征收,但是遗产税法早在 1950 年就已被列入税政实施要则,随时有可能开启。通过合理规划香港保险,能够有效规避遗产税,对家族财富进行保护和传承。

我国在 1950 年颁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里,设立了 14 个税种,当中就包含遗产税。

遗产税究竟有多昂贵呢?2022 年,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子的长公主,已故会长李健熙的大女儿——李富真因贷款缴纳遗产税而登上了热搜,她贷款 1000 亿韩元(约 5 亿人民币)用以缴纳遗产税。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于 2020 年离世后,其遗产涵盖股票、房地产、美术品以及现金等,总价值约高达 26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416 亿元),其中三星旗下子公司股票市值相当于 19 万亿韩元(约合 949 亿元人民币)。2021 年,李健熙的遗属申报遗产税 12 万亿多韩元(约合人民币 699 亿元),并申请分 5 年缴清。

请注意,12 万亿韩元(699 亿人民币)并非遗产,而是遗产税!这将刷新韩国历史上最高额继承税的纪录!

所以,针对遗产税的传言,尽管官方多次否认,但富豪们依旧难以放心。不过,在香港,投资者能够选择购买保险产品来达成财富的增值与保护。

香港保险的避债功能

1. 资产隔离:在面临债务危机或者法律纠纷时,香港保险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资产隔离,保险金请求权在特定状况下不容易被债权人追讨。

2. 灵活的保险架构:借由精心规划的保险架构,例如指定非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能够避免保险金被视作遗产,从而避免被用于清偿债务。

3. 跨境法律差异:香港和内地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别,跨境债务的执行难度较大,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保险的债务隔离成效。

.香港保险的避险特性及应用

1. 全球资产配置:香港的保险产品支持多种币种的选择,投资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投资风险,达成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2. 风险管理与传承:香港的保险市场成熟,产品类别丰富,从重疾险、储蓄险到投资连结险,满足了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需求,同时为家族财富的管理和传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 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香港保险的避险功能突显,借助保险杠杆,家族资产能够成倍增长,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

保险杠杆 资产翻倍

野村证券香港私人银行部的董事曾提到,曾经碰到过大陆富人想要购买价值达 1 亿美元的寿险,保单价值过高以至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意独自承担,需要分到几家来分散风险。

香港的保险经纪表示,大陆高净值人士更为常见的保单金额是 1000 万美元,按照全球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也是很高的数额。这些人都极具生意头脑,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他们最为在意的就是怎样让自己的资产不贬值。

对于普通的中产而言,由于担心内地的政策多变,如果持有多套房产,将会面临未来不确定的房产税、物业税、地税等一系列的支出,倒不如用房产的钱购买保险,同样是留给子女,保险因为杠杆作用,使资产迅速翻倍,并且没有后顾之忧。

如何最大化利用香港保险的“三避”功能

1. 专业咨询与规划:寻求专业的保险顾问的协助,依照个人的财务状况和需求,挑选最为合适的保险产品,合理规划保险架构。

2. 持续监控与调整:市场和政策环境持续变化,应当定期审视保险规划,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

3. 跨法域考虑:考虑到香港与内地法律体系的不同,跨境资产配置和保险规划需要特别留意两地法律的适用性。

0 阅读:18

有关保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