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哦不对现任总统【手动狗头doge.jpg】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作为反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镓等战略物资实施的出口限制。
镓是一种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和军工领域,尤其是在F-35战斗机的雷达系统中。由于中国垄断了全球94%的镓供应,这一断供措施直接导致美国F-35生产线陷入困境。
这一消息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知道美国早在10多年前就拆除了F-22的生产线,因此F-35是美国目前唯一能够生产的第五代战斗机。镓的断供意味着美国再也无法继续生产F-35,只能依赖现有的库存和四代机来维持战斗力。而与此同时中国在2024年底刚刚亮相了第六代战斗机,这种技术差距正在迅速拉大。
F-35的生产中断对美国空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战斗机不仅有使用寿命限制,还容易在训练和实战中损失。如果不能继续生产,F-35的数量将不可避免地逐年减少。即使不出现任何损失,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这些飞机也将逐渐退役。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将不得不依靠四代机去面对中国的六代机。这样的对抗场景,用“悬殊”来形容都显得过于客气。
根据美军和中国的测试数据,五代机对四代机的战损比分别是0:108和0:72。换句话说几十架甚至上百架四代机都无法击落一架五代机。如果将四代机与六代机对阵,战损比恐怕会更加夸张。美国的空军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如果美国不希望在未来战争中陷入被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F-35的使用,延长其服役寿命。但这种保守策略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许有人会质疑,战斗机的先进性是否真的如此重要?毕竟现代战争还包括陆军和海军。然而战斗机是唯一可以无视地形、快速反应并执行多种任务的有人驾驶武器。如果没有制空权,陆军和海军再强大也只会成为敌方空军的“活靶子”。美国空军的装备落后,正在逐步削弱其整体军事实力。
中国不仅在战斗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预警机等配套系统上领先美国。去年9月的一次演习中,中国的歼-20成功击落了两架擅自闯入演习区的日本F-35,这无疑给了那些质疑中国战斗机实战能力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胜利的背后,是中国在预警机和电子战技术上的巨大优势。
美元霸权的根基是强大的美军,而美军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其空中力量。随着中国在战斗机技术上的不断突破,美国正在逐渐失去这一优势。驻扎在琉球的美军已经开始向关岛撤离,这或许意味着美国已经意识到,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存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美国向来是一个识时务的国家,当发现自己无法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时,往往会选择退缩。但即便如此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彻底拔掉美国的“尖牙利爪”,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稳定。所谓的“美国猫”,也不过是暂时收起獠牙的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