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水墨中国,晕染千年华夏风情;笔锋游走,勾勒万象意韵悠长。在东方文化的深邃脉络里,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与精神的不朽象征。此次“水墨中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鉴赏”活动,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巡礼。百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感悟与才情,挥毫泼墨,于尺幅之间展现大千万象、山水寄情,或雄浑壮阔,或秀丽清幽,尽现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林泉高致;人物传神,将喜怒悲欢、百态人生一一捕捉,令观者仿若能听见画中灵魂的低吟浅唱;花鸟含情,于细微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与蓬勃,每一笔皆倾注对世间生灵的热爱与敬意。在这里,我们将一同穿越古今,探寻水墨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领略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交融与碰撞。从传统技法的精妙传承到现代创新的大胆突破,感受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创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内涵。
艺术家简介
杨沛璋 1951 年生,天津人,1976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85 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交流院研究员,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化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其作品《海的儿子》、《五月》、《净土》、《我们的田野》、《红妆》等分别参加历次全国美展。
1995年,应法国北加莱大区议会邀请在巴约尔市博物馆举办个展,组画《王佛》15幅被该馆收藏。在 1995 年至 1999 年的四年间,杨沛璋在法国、比利时等地相继举办个人画展8次,展出作品 180 余幅,受到当地艺术界广泛好评。
杨沛璋于 1997 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并著有《中国人物画技法教材》等,现出版画集几十部。
我的学习创作过程
我想在这里的说一下我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是怎么形成的。
刚刚开始学画时,对中国画没什么具体的概念,觉得学老师学的像就可以了。老师怎么画,我也怎么画,老师讲的理论、绘画传统那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虽然上了课但听不进去,没有什么兴趣。
那时候大部分是人像写生,很快我就能画的不错,老师也喜欢,跟卢沉老师在大渔岛40多天 ,跟姚有多老师去湖南两个月,回来以后在学生们的鼓励之下还在学校的小展厅办了个展览,都说画的不错。
写生的画都摆在一起,看过之后,自己到迷茫了,每个人都画的很像,结构 ,比例 ,线墨也对,感觉是我画的 可又不是我想画的那个感觉,就差那么一点儿,像是一张张身份证摆在那,当时画对对象的感觉抓不住,画出来的都是技法,想法画不出来。
八五年我在央美进修时,其中两个展览 给了我启示,一个是李可染先生的展览,再一个是黄秋园的展览。
特别是黄秋园的展览震撼了我。体会到传统有这么多丰富的表现技法和形式,也认识到了我以前学的不过是素描、速写加水墨的局限。
于是我开始了自学传统的进程。当时故宫有任伯年的展览,就去临摹。后来又去临了吴昌硕。体会到了传统笔墨的魅力。有了兴趣,自此深入的看下去,“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金农、石涛、八大、钱选、弘仁……一直到宋、元时期的传统绘画,大致看了几遍。
后来发现传统不仅止于笔墨,还有传统的造型。自己又去滕县汉画博物馆、密县打虎亭壁画、徐州博物馆、唐墓室壁画、马王堆的帛画、陕西的民间剪纸,喜欢他们造型的随意、传神。
这样有十多年的时间,九三年有个机遇,在法国巴约尔博物馆约了个展览,纪念法国作家尤瑟娜尔的展览。需要画“王佛组画”15幅,九五年正式展出。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
那个展览到现在我也感觉是个最好的展览。得到了法国的认可,15幅作品博物馆收藏。期间还和法国的一个画廊签约,连续多年在法国、比利时、德国展览。
这些年的活动,也使我亲身体验了西方绘画的魅力,特别是对有抽象因素的绘画更感兴趣。克利、米罗、勃拉克、毕加索、莫迪、马蒂斯……都是我的偶像。
在实践过程中更是体会到了东西方绘画在某些地方其实是相通的。
这相通就是画面的形式因素,点、线、面、色的组织,给人的感觉材料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这时对我的画又产生了新的想法,想冲破传统的绘画样式,让中国画有个新的感觉,不再是梅兰竹菊、山水花鸟那样的传统样式,更是我自己想画的那个样子。
可想画的是什么样子呢,只有感觉和冲动,画起来又迷茫了。
迷茫中拿起了笔,随着线条不断的伸展、变化慢慢的情绪有了条理,心静了下来,开始有了形象。随着画面的进展,一幅我也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画出现了。这喜悦超乎想象,传统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切实的理解。画,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发现”。
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把我的所学 所想都溶在了一起,心和笔形成了一体,画面好像是“心电图”,对传统的“意”“神”“韵‘’又有了新的体会,感觉这才是我想画的画。
不再重复单调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单调的笔墨程式,而是随着线条的展开,皴、擦、点、染,浓墨、淡墨,你学的各种技法,在画面的进展中自然的溶入,僵硬的程式有了新的活力。
画的虽然欢喜,可这也带来了困惑,画的时候尽兴,可并不是每张都可以,画不下去的时候是常态,体会到了可染先生说的“废画三千”的感觉,但还是喜欢。因为这是我自己想要画的,这就是绘画中的“真”吧。画的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程式的单调重复,你会在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程式也有了新的变化。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要从传统中学习的东西,这样传统才有活力。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古人那样的生活环境。心态自然会不一样的。传统的东西再好,如果照样画下去。也只是技法的熟练,更是很难再达到那样的高度。
可是学过和没学过,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有了对传统笔墨的深刻理解,你自然不会抛弃这些东西。传统不仅仅是技法,更是“眼界”和“心境”。
中国画的学习不仅仅是技法,更是一个修心练性的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要达到“心手相应”的境界,你会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真实的自己,这是我现在要努力做的。
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