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无犬女,林则徐之女英勇不输父亲,上饶至今传颂着她的美名!

我是居间呀 2025-01-18 17:39:42
前言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其实不止是儿子,女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之下,也是会受到很深的影响的。

只是由于古时候重男轻女思想盛行,女子就算很有本事也不能抛头露面,因此埋没了不知道多少有机会建功立业的女子。

然而在清朝晚期却有一位女子从当时严苛的封建礼教中脱颖而出,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人人赞颂的女英雄。

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但是大家肯定知道她父亲,那就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而这位巾帼英雄正是他的女儿林普晴。

一、才学出众,夫妻恩爱

1821年,林则徐在为官场的昏暗和腐朽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选择了辞官的时候,他的妻子那里却传出来了一个好消息——她为林则徐生了一个女儿。

这对林则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振奋的消息,虽然是女儿,但是由于在此之前他已经得了一子一女,因此也并不担心没有儿子传宗接代。

这个次女的降生就像照进了林则徐迷茫生命中的一束希望一样,于是他为女儿起名为“林普晴”,寄托了他身为父亲浓浓的爱和期望。

林普晴的诞生让他重新振奋了起来,他意识到自己身为家里的顶梁柱,必须要承担起责任,于是踏入官场养家,但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女儿的教育。

林则徐自己就是个满腹经纶的进士,因此并不像那些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人士一样,而是教导女儿读书明理。

好在林普晴自己也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姑娘,因此在父亲的教导下,她很快就长长了一个富有才华的才女,不仅会持家,更会写诗作文,十分明事理。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优秀姑娘必然是人人求娶的,然而林则徐为他挑选丈夫的时候却没有为了高攀牺牲女儿幸福感,而是选了自己的外甥,也就是林普晴的表兄沈葆桢。

那时候表兄妹之间结婚是很常见的事,更何况这沈葆桢在11岁的时候,因为父亲进京赶考,于是就在林家暂住了一段时间。

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中,不仅林普晴和表兄相处融洽,林则徐也非常欣赏这个外甥的才学,认为他今后必然有所作为,于是就定下了这桩亲上加亲的婚事。

在正式成婚之后,由于夫妻俩有感情基础,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夫妻的感情相当恩爱,然而他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却并不富裕。

但是林普晴并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她仰慕丈夫的才学和人品,于是为了让丈夫能够更好地读书科举,这位曾经养尊处优的小姐就主动承担起了家中的杂务,毫无怨言。

这就让沈葆桢更感动了,因此发奋读书,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林普晴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然而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多久,这对夫妻就要面对一个很重大点问题,那就是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

当时沈葆桢正在江西上饶做知府,林普晴自然也跟随丈夫赴任,然而没想到太平天国扩张得那么迅速,没过多久江西也沦陷为了主战场,上饶危在旦夕。

二、指挥军民,坚守城池

为了更好地坚守上饶,沈葆桢身为知府带着一支军队出去借粮,没想到太平军对上饶的情况了如指掌,于是趁上饶城内兵力空虚的时候攻了过来。

沈葆桢这个老大不在没人指挥抵抗,下面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判断上饶必然保不住了,于是赶紧趁还有时间,带着妻儿老小几乎跑了个干净。

能管事的官员没几个了,城里的守军更是因为没有指挥者乱了套,更别说跑都没法跑的老百姓了,更是吓得不知所措。

林普晴一看这个一盘散沙的情况,深知这样下去一定挡不住侵略者,于是她也不管什么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了,以知府夫人的身份召集了将领,下令必须在援军来之前守住上饶!

这援军从哪来呢?原来上饶附近有个玉山镇,镇上的总兵饶廷选林普晴恰巧认识,他原先是林则徐的部下,于是她就专门用自己的血写了一封求助信,派人十万火急地将这封血书送了过去。

那时候林普晴在上饶已经很有威望了,将士们一听上饶还有守住的希望,瞬间振奋起来,开始整顿军备抵御侵略,等待援军到来。

而林普晴自己也没闲着,她在父亲和丈夫的耳濡目染下对整军相当有经验,知道守城将士们是最关键的,上级光靠嘴上鼓励没有实际行动必然完蛋。

于是她赶紧组织人打开了上饶的府库,把里面的粮草都拿出来分发给士兵和百姓,让大家在抵抗的时候也能得到切实的利益,这样就能更有拼劲儿。

她甚至还亲自披挂登上城墙,率领城中的妇女们贡献一份力量,给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做饭、送水,她自己还冒着流矢的风险敲击战鼓,给战士们加油打气,一如当年帮助韩世忠的梁红玉一样。

将士们看到知府夫人这么勇敢坚定、这么豁得出去,在深受感动的同时,心想自己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女子的魄力么?于是杀敌的斗志愈发昂扬。

三、上饶得救,美名远扬

太平军看上饶城久攻不下,于是就改为挖掘地道攻城,但是林普晴照样有应对措施,她从前读书的时候看到过古人有用瓮听声辨别敌人动向的方法。

但是当时没有那么多瓮可用,于是她灵机一动,下令沿着城墙内侧抢挖一道深八尺、宽五尺的壕沟,这样太平军一挖地道就会被发现,他们的计划就落空了。

这招不灵,太平军又换了几种别的办法攻城,可惜全都被谨慎又经验丰富的林普晴一一化解了,上饶城就这样在林普晴的组织下一直没有被攻破。

但问题是城里的粮食和弹药也快用完了,林普晴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也着急,每天都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盼着饶廷选的援军和丈夫的粮草能快点到来。

好在林普晴派出的信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血书送到了饶廷选手里,饶廷选一看情况十万火急,赶紧调遣精兵良将,连夜疾驰增援上饶。

巧的是与此同时,上饶被困的消息也传到了沈葆桢这里,他想着妻儿老小都还在上饶,于是心急如焚地立刻率领人马返回,日夜兼程赶回上饶救援。

三天后,饶廷选和沈葆桢率领的两支援军几乎同时赶到上饶城外,林普晴看到了从外部包围了太平军的援军,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

于是她立刻下令打开城门,让城内守军出去和援军里应外合,对太平军展开了猛烈的反攻,最终这场大战打了七天七夜才消灭了太平军的气焰,让他们大败而逃,上饶城得救了!

自此之后,林普晴帅军抵挡的英勇事迹不仅在上饶成为了人人称赞的美谈,连周边府县也都知道了这件事,人人都称赞这位知府夫人真是个巾帼英雄。

而林普晴因为此战的成功,在上饶人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正儿八经的知府沈葆桢,人们不一定会感激沈葆桢,但却有人打破规矩,为林普晴建起了祠堂,香火那叫一个鼎盛!

结语

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女子大多被束缚在家庭的琐事之中,而林普晴却能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守护一座城池,她对后世女子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耀眼的榜样。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