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镇故事集》用三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简单却也复杂的道理。当平静的生活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波动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那这样究竟是无事发生还是在心底沉入了一颗等待改变的石头?

独自等待:走不出去的小镇姑娘
第一个故事名为《独自等待》,讲的是要在永安镇拍电影的剧组让餐馆老板娘试了几套定妆服,却正中了老板娘想要走出小镇的那颗隐藏着的心。

也许她只是出于好奇,对剧组的一切事物充满了探知的欲望。她被日复一日的生活困在了原地,带娃、看店、买菜、结账,结婚生育以后,她的角色好像只剩下了老板娘和母亲,却唯独少了女性本身的那个身份。
听说剧组正在找永安镇本地口音的女演员,老板娘开始有事没事就在剧组里面转悠,总算是等到了一次试妆的机会。

尽管她最终也没有出演一个角色,也没有真正改变现有的生活,但重新找回自己理想的种子可能已经种在了心里,如果生活变得更糟,变得与自己的理想更远,也许她就会下定出走的决心。

这就是生活的涟漪,不是无事发生,而是沉在心底,蓄势待发。
看上去很美:回不了家的女明星
第二个故事看起来更加直白,却也更让人揪心。

因为不想在小镇过完平凡的一生,陈晨早早离开了家乡永安镇。
再次回来,她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著名影星了。

她正处于自己事业的转型期,她厌倦了各种商业活动,厌烦了经纪公司安排的她不喜欢的电影项目,她只想要过更自由的生活,这也是她当初离开永安镇的目的。

可这次回到家乡拍电影,她感受到的却是夹杂着利益、交易和蔑视的商业利用以及用情感关系去谋取私利的道德绑架。
老同学们不是拿她当作谋利的工具,就是有求于她,又或是因为所谓的阶级不同而产生的疏离。

她想回忆曾经的纯粹与童真,可却一次次被现实打醒。
家乡早已无法接纳她这样一个自带光环和阶级差异的名人,她早已不属于这里,至少在那些有所企图的人心里是这样的。

那一滴眼泪是为了如今遗失的美好,也是为了曾经无悔的选择。
冥王星时刻:电影人的自我调侃与现实无奈
第三个故事就是剧组导演与编剧在剧本写作方向上的分歧。

主要是影片中老板娘是因为女性意识觉醒才离开了小镇,还是因为生活所迫,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才选择了逃离。

导演有自己的审美追求,编剧也有自己的创作逻辑,两人时而针锋相对时而又有些惺惺相惜,制片人还在不断电影里塞流量明星,在资本的掌控下,导演和编剧又能有多少话语权和决定权?

影片就在“永安镇最后一夜”过后,荒诞的开机仪式里落下帷幕。
这三个故事第一个简洁真切,恰到好处,不矫情,也不随意,是三个故事里的最佳。
第二个故事有点按部就班的感觉,没有太多惊喜,除了车窗上那滴“眼泪”,只能算是与第一个故事互为表里的对照组。

第三个故事节奏有些拖沓,编剧和导演的争辩有些过于精巧,设计感明显。
话语之间又不乏一些说教,又想着时不时幽默、戏谑一下,总之就是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反而有些累赘、生硬。

300多万的票房成绩宣告了这部电影商业性的一败涂地。好像终究无法打破影展参赛作品无法取得商业成功的魔咒。
生活的涟漪不会无事发生,沉入心底的改变只是在等待一次机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