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研究发现:经常吃花生的人,血糖和血管居然出现这种变化

纵横知识 2025-03-25 21:28:44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

《食品营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营养与代谢》-中华医学会

前几天,一位50多岁的叔叔来找我咨询健康问题。

“医生,我听人说花生能‘养血管’,可它那么油,吃多了不会堵血管吗?”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花生,作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从佐酒下饭的花生米,到香喷喷的花生酱,再到煲汤必备的花生仁,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它。

但关于花生的“传言”也不少——有人说它能降血糖,有人却担心它会升血脂;有人说它是“长寿食品”,也有人怕吃多了会发胖。

花生到底是“健康卫士”还是“血管杀手”?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

哈佛研究发现:花生对血糖和血管的神奇影响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经常吃花生的人,血糖控制更稳定,血管健康状况也更好。这项研究对超过10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每天适量吃花生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9%。

花生中的健康脂肪,有助于减少血管炎症,提高血管弹性。

常吃花生的人,坏胆固醇(LDL)水平较低,而好胆固醇(HDL)水平较高。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花生的“健康密码”,藏在它的独特营养成分里!

花生为什么对血糖友好?答案藏在这3个关键成分!

1.低升糖指数(GI):稳住血糖不大起大落

你知道吗?

花生的升糖指数(GI)只有14,远低于白米饭(GI=83)和面包(GI=75)。这意味着,吃花生不会让血糖飙升,而是缓慢释放能量,让你吃完后更有饱腹感,不容易饿得快。

2.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花生的脂肪含量确实不低,但别害怕,它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这种好脂肪能帮助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血糖更稳定。

3.镁:这个“隐形营养素”,是血糖的调节器

花生富含镁,每100克花生就含有168毫克的镁。镁能帮助胰岛素更高效地工作,避免血糖忽高忽低。研究发现,镁摄入不足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

花生真的能“养血管”?关键在这4大功效!

1.降低坏胆固醇,给血管“做清洁”

花生中的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的“胆固醇克星”。它能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保护心血管健康。

2.抗炎作用,防止血管“生锈”

你可能不知道,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幕后黑手”。花生中的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效抗氧化物,能减少血管炎症,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3.维生素E,让血管更有弹性

花生富含维生素E,它就像血管的“润滑油”,能防止血管变硬,让血液流动更顺畅。研究发现,维生素E摄入充足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0%以上!

4.氨基酸组合,预防高血压

花生中的精氨酸,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而一氧化氮是血管的“放松剂”,能帮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关于花生的4个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花生油太多,吃了会长胖”

真相:适量吃花生,不会发胖,反而有助于控制体重!

花生的饱腹感很强,研究发现,饭前吃一点花生,能减少20%的总热量摄入。

误区2:“花生必须生吃才健康”

真相:熟吃更利于营养吸收!

生花生的抗营养因子较高,可能影响消化吸收。而带皮烤花生,抗氧化活性更强,对血管更友好。

误区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花生”

真相:花生是糖友的好朋友!

花生升糖指数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反而有助于平稳血糖,但要控制好量。

误区4:“花生吃多了会堵血管”

真相:适量吃,不会堵血管,反而保护血管!

关键在于不过量,每天控制在一小把(约30克),并搭配均衡饮食。

怎么吃花生,才能最大化健康效果?

最佳吃法1:带皮吃

花生红衣富含黄酮类抗氧化物,能保护血管,增强免疫力。

最佳吃法2:饭前吃一点

可以减少后续进食量,帮助控制血糖和体重。

最佳吃法3:搭配蔬菜、全谷物

比如花生拌菠菜、燕麦+花生碎,能提高营养吸收率。

最佳吃法4:避免油炸、过咸

炸花生、奶油花生酱往往含有额外的反式脂肪和盐分,影响健康。

花生到底是“福”还是“祸”?

答案很简单:吃对了,就是血管的保护伞;吃错了,可能会增加健康风险!

如果你害怕血糖不稳、担心血管健康,不妨每天吃一小把花生(约30克),搭配均衡饮食,给你的身体添一份天然的保护!

你今天吃花生了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