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支持“对等关税”政策后,关于在美国完全组装iPhone的想法再次浮出水面。白宫声称美国拥有制造iPhone所需的劳动力和资源,但熟悉苹果运营的分析师认为,虽然在美国生产iPhone并非完全不可能,但这种举措将成本高昂且在物流上极为复杂。
苹果80%设备在中国生产,转移供应链需巨额投资。目前,苹果超过80%的设备通过富士康等承包商在中国生产。即使只是将部分庞大的生产生态系统转移到美国,也需要大量时间、巨额投资和政策稳定性,但这些都无法保证。
美国制造iPhone将直接导致价格飙升,美国制造iPhone的主要担忧之一是成本。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据报道,在iPhone 16量产期间,富士康工人的时薪约为3.63美元,而加州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16.50美元。
根据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瓦姆西·莫汉(Wamsi Mohan)的分析,仅这一工资差距就可能使苹果的iPhone 16 Pro的价格上涨25%,将目前售价为1199美元的型号推高至约1500美元。
莫汉写道:“虽然将最终组装转移到美国是可能的,但将整个iPhone供应链转移到美国将是一项更大的工程,即使可行,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给出了更高的估算,认为完全在美国制造的iPhone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他计算出,苹果需要在三年内投资300亿美元,仅能将10%的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除了劳动力成本,苹果还将面临关税问题,除非能够获得豁免。例如,从韩国采购的显示屏和由台积电在台湾制造的处理器是iPhone生产的核心部件。苹果对全球供应商的依赖是其定价和供应策略的关键因素。
莫汉指出,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全面实施,美国制造的iPhone 16 Pro Max价格可能上涨高达91%。即使成本不是问题,苹果仍将在美国劳动力结构上面临限制。苹果CEO蒂姆·库克此前曾提到技术工种短缺——特别是模具工程师——是国内生产的主要障碍。
“美国没有足够的模具工程师,”库克在2017年表示。“原因在于某一地区的技能数量和技能类型。”他补充说,在中国召开模具工程师会议可以填满“多个足球场”,而在美国则难以填满一个球场。
另外,富士康美国扩张失败的阴影仍然笼罩着美国制造业。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在2017年宣布在威斯康星州建立大型制造基地,但最终未能生产任何苹果核心产品,转而在疫情期间生产口罩。截至目前,该工厂仅创造了约1454个就业岗位,且设施尚未完全完工。
苹果此前在巴西的扩张也未能完全实现iPhone的本地化生产。尽管投资了120亿美元建厂,但大部分组件仍需从亚洲进口。2015年,巴西制造的iPhone成本几乎是中国制造的两倍。
尽管大规模在美国生产iPhone可能不现实,但分析师认为,苹果可能会尝试有限的生产,例如为配件或小众产品进行小批量制造。这与苹果2019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生产Mac Pro的策略类似,当时苹果获得了关税豁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埃里克·伍德林写道:“鉴于我们知道特朗普政府愿意谈判,我们不会对苹果承诺在美国进行小批量生产(例如HomePod或AirTags)感到惊讶。”
特朗普政府赞扬了苹果在美国的投资,包括其5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以及在休斯顿生产部分AI服务器组件。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目前为苹果小批量生产先进半导体,是少数成功将关键生产步骤转移到美国的例子之一。
尽管面临华盛顿的压力,专家对“全美制造iPhone”的可能性仍持怀疑态度。“我不认为这是现实的,”Needham的劳拉·马丁说。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杰夫·菲尔德哈克补充道:“在关税实施的时间框架内,这不太可能实现。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辩论持续之际,苹果选择了外交而非对抗。但除非成本和技能障碍发生显著变化,否则特朗普"爱国iPhone"代价高昂,可能仍将是政治梦想,而非零售产品。
喜欢点赞收藏!欢迎关注Seve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