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刚,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在荧幕上令人难忘的和珅形象:油滑世故、贪婪狡诈。
那么,这个角色似乎与他的真实人生有些交错,以至于人们不禁怀疑,戏外的王刚是否也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
而关于他移民美国、砸错价值2亿的文物、拥有北京四合院等传闻,更是让人对这个老戏骨的真实人生充满好奇。
他究竟是一个如何的人,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当年,《宰相刘罗锅》横空出世,而王刚饰演的和珅成为了众多观众心中的经典。
历史上,和珅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大贪官,而王刚却赋予了这个角色复杂的人性和层次感。
他狡猾又风趣,甚至令人感到“可爱”。
然而,有些观众却认为他美化了和珅,将一个恶贯满盈的形象柔化成了一个颇有些“人情味”的角色。
王刚自己却清楚,演戏归演戏,他要做的是把角色演活,而不是对历史负责。
事实上,王刚能出演和珅,最初是源自于机缘巧合。
在那之前,他的身份主要是播音主持人,几乎没有演戏经验。
这让剧组对他的能力充满怀疑。
然而,王刚并没有因此退缩。
他拿到剧本后反复钻研,逐字逐句地揣摩和珅的心理和行为逻辑。
当他穿上戏服站在镜头前时,连一开始挑剔的导演都哑口无言:他就是和珅!
拍摄过程中,他把和珅每一个神情都处理得极为细腻,以至于剧组内部甚至开始流传闲话,说他“演得太像了”,担心他是否在现实中也是这样一个“人精”。
王刚对此哭笑不得,只能向大家解释:“我只是演得像,生活中还是个普通人。”
但现实生活中,王刚也并非总是如此“从容”。
《天下收藏》这档节目让他背负了不少争议。
节目中,他一手拿着“护宝锤”,面对被鉴定为赝品的藏品,总是干净利落地将其销毁。
2012年,一场风波让他从“收藏节目主持人”变成了“2亿文物毁灭者”。
河北的一位中医收藏爱好者付常勇带来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专家认定为赝品后,王刚按照规则劝说对方退出节目。
七次劝说无果后,其中一只杯子被当场击碎。
然而,几个月后,付常勇找来了第三方鉴定,得出“这对压手杯为真品”的结论。
他立刻将节目组和王刚告上法庭,并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狂潮,称节目砸掉了“价值两亿的国宝”。
虽然最终的司法审判认定,杯子确为赝品,王刚和节目组也无责,但公众的质疑并未散去。
人们并不完全相信专家的鉴定,甚至有不少声音称节目“为了效果刻意制造戏剧性”。
王刚对此则很无奈,他解释自己当时数次劝说付常勇退出,但对方执意坚持。
节目播出后,面对“2亿杯子”的传闻,王刚更是直接澄清:“就算是真的,也不值2亿。”
然而,争议没有因此平息。
最终,《天下收藏》节目取消了“砸宝”环节,而王刚也在2013年退出了节目。
最后,这档热播了七年的节目也不了了之。
或许是因为“和珅”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关于王刚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
就比如,有人说他移民美国,在北京拥有四合院,甚至说他身家10个亿。
这些说法都被王刚一一否认。
他表示,自己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充满感情,从未考虑过移民。
至于“四合院”的传闻,王刚笑称,那不过是节目组租的拍摄场地,拍摄结束后他就再也没去过那里,更谈不上“拥有”。
他也坦承,自己清空了网上的个人账号,只是因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想被过多的网络事务困扰。
相比这些风波,王刚的晚年生活倒是显得充实而幸福。
他在60岁喜得贵子,这个儿子与他的外孙年龄相仿,也让他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爷爷级父亲”。
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他即使在71岁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关于妻子“每月花费近百万”的传闻,王刚更是直言“无稽之谈”。
他的妻子郑艳东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大提琴学会常务理事,还是军艺西洋器乐教研室的教授,生活中低调且有条理,哪里会如此“奢侈”?虽然一路走来充满了争议和风波,但王刚始终用幽默化解外界的误解。
他说,演员的职责是演好角色,而不是纠正观众的想法。
而在人生这出戏中,他只是尽力扮演好一个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