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有杨湖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在菏泽,没听说过杨湖酒的人恐怕不多;爱酒的人,没喝过杨湖酒的恐怕也不多。杨湖酒多年扎根菏泽,深耕齐鲁大地,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菏泽乃至山东酒文化的一张名片,杨湖在当地拥有5000余亩高粱原料种植基地,验证了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属地道的菏泽特产。爱酒人与杨湖之间,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我和杨湖酒”主题征文活动,今日刊发第二篇。
酒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作为一个有着四十多年从业经历的摄影人,虽没有创作出过以酒为主题的摄影大作,但是却与杨湖酒有着记忆悠长的情结。
在我个人的摄影业绩档案库里,珍藏着30多年前的一份《菏泽大众报》和一张摄影获奖证书,这是我和杨湖酒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见证。
1992年10月,当时在单县棉纺织厂从事宣传工作的我在《菏泽大众报》(《菏泽日报》的前身)上看到了一则菏泽大众报社和菏泽市酒厂举办“杨湖杯”新闻摄影大赛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把一幅报道我厂全国先进女职工张圣玲事迹的新闻照片投了过去。大概是一周后,《菏泽大众报》在10月24日第三版刊发了这幅作品。1993年1月8日,我在菏泽参加了“杨湖杯”新闻摄影大赛颁奖仪式,领取了这张三等奖获奖证书,其后参加了主办单位为我们举办的庆功宴。在这场庆功宴上,我认识了仰慕已久的时任菏泽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菏泽大众报社摄影负责人薛玉玺先生以及宋晓、桑秋华等老师。也就是在这场庆功宴上,我第一次品尝了杨湖酒。或许因为高兴的缘故,一向不擅饮酒的我居然喝了大约三两杨湖酒,在个人饮酒的历史上放了“卫星”。记得当时虽然喝得有些醉意,但是却依旧能怀里揣着获奖证书、双手抱着一箱杨湖酒兴奋地回到家里。
1992年10月24日《菏泽大众报》杨湖杯新闻摄影大赛专栏刊发的作者作品
1993年1月作者获得的“杨湖杯”新闻摄影大赛获奖证书
第二天,得知我获奖的摄友们纷纷前来祝贺,我非常高兴置办菜肴,打开杨湖酒款待热情的摄友们。还是因为高兴的缘故,这顿答谢酒席上,我作为东道主居然破天荒地喝了半斤杨湖酒。自此之后,我的酒量大增,酒胆大壮,有时居然还敢在酒桌上与人斗酒。接下来,一位人高马大的哥们儿请我去他家喝酒,我提着两瓶杨湖酒“慷慨”赴宴。酒桌上,这哥们儿想靠自身体格优势在酒上压我一头。凭借前两次杨湖酒给的胆量,我展开了对大我一圈哥们儿的“反攻”。最后的结局是我被好友用三轮车送回了家,这位哥们儿也钻到了自家桌子底下。还有一次是2000年在新疆那拉提草原的摄友毡房晚餐上,一位外省摄友有点嘲讽我这位“微型山东大汉”。于是,我以家乡杨湖酒赋予的胆量,把他喝得晚上起来吐了两次。说件不怕被大家笑话的事,五十岁之前的我,从来没有因为生病挂过吊瓶。仅有的几次挂吊瓶,都是因为喝酒惹的祸。其实,以上这些只不过是年轻气盛时的笑谈。那时练出的所谓“酒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经历、阅历的增加逐步减退。然而,这次获奖带来的“酒胆”,对于我真正的意义是它幻化成了我在摄影道路上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突破的自信、胆量和勇气。因为这次“杨湖杯”获奖,是我在漫长摄影道路上第一次获得地市级奖励,也因此机缘,我认识了菏泽成绩卓著的摄影前辈和许多业界精英,这为我今后的摄影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后的数十年里,我在摄影创作、评论、教育、组织等方面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菏泽摄影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这期间,在薛玉玺老师以及菏泽市文联、菏泽市摄影家协会领导的培养带动下,我先后担任了菏泽市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席。后来,我有幸和薛玉玺老师在菏泽新闻学校、菏泽新闻专修学院一起从事大中专摄影教学,由此开始了对中国摄影教育的研究。其后,我撰写的《2011年中国摄影教育综述》《2012年中国摄影教育综述》和《2013年中国摄影教育综述》连续三年在《中国摄影年鉴》上发表,为我国摄影教育研究贡献了菏泽摄影人的力量。2023年6月,我撰写的论文《关于新时代我国县级摄影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山东省单县摄影家协会为例》,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摄影人才发展研究案例,入选中国文联编印的《新时代中国文艺人才发展研究论文集》,向国内同行展现了摄影人才发展的“菏泽做法”、“菏泽经验”。在我个人的摄影作品资料库里,还存储着一组以杨湖酒为主题的“摄影诗”作品和一些纪念照,它记录了我和杨湖酒的第二次亲密接触。2019年1月26日作者在杨湖酒庄“记忆中的年味”摄影展上留影,背后照片第一排左起第三幅系作者作品。
2019年1月,我的一幅民俗摄影作品《踩着高跷去赶会》入选了杨湖酒业和菏泽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民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其后杨湖酒业举办了作品展。我由于当日有教研工作,没能参加作品展开幕式。1月26日,恰逢周六,我带着爱人和孩子驱车来到了位于菏泽黄河东路的杨湖酒业观展。出乎我预料的是,此时的杨湖酒业与我八十年代在菏泽上学时见过的菏泽酒厂已是大相径庭。庞大的厂区,公园式的布局,特色独具的建筑等等,令人心旷神怡。不仅如此,里面还举办了年酒节、非遗项目走进杨湖酒业、曲艺名家颂新春、书法名家贺新年、记忆中的年味摄影作品展、杨湖酒庄大卖场等活动。我和爱人、孩子边参观、边用手机拍照,尽情享受了这场民俗文化盛宴。参观完展览,事先联络我的杨湖酒业负责人,除了赠送给我一提“杨湖香酒道堂”以外,还特意送给我了两瓶特制杨湖黄豆酱油。因为此时已近春节,这位负责人还特意提前送上了新春的祝福。于是,在除夕的年夜饭上,我带着自豪,用“杨湖香酒道堂”为老人祝福,拿杨湖黄豆酱油烹制的美味红烧肉让全家品尝。那晚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我处理了一些在杨湖酒庄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对“摄影诗”的研究,尝试着为这些照片配了诗,构成了一组杨湖酒“摄影诗”。这样的创作,让我触发了创作灵感,拓展了创作视野。2020年2月抗击疫情期间,我把这种创作形式运用到抗疫文艺创作中,联合单县作家协会开展了抗击疫情“摄影诗”创作活动,创作出了一批诗影结合的文艺佳作。菏泽市文联微信公众号2月12日还专门为这一批作品发布了专辑,展示了摄影与文学结合的文艺合力。
三十二年前,我因摄影与杨湖酒相遇,因第一次获奖,坚定了用摄影逐梦的信心。五年前,我又因摄影再次与杨湖酒相遇,因尝试了一种新的创作样式,生发了创作的灵感。
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摄影人,很久之前我就开始琢磨摄影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在1993年我获得“杨湖杯”摄影奖之后,我撰写的文艺评论《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摄影诗”》又在“开拓杯”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了论文类银奖。这应该说是由于获得“杨湖杯”摄影奖的激励。2002年3月1日,我撰写的论文《试论“摄影诗”的艺术特征》又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头版发表。结合此次“我和杨湖酒”主题征文活动图文并重的要求,我想五年前在杨湖酒业创作的这组“摄影诗”,应该是抒发我和杨湖酒记忆悠长情结的一种好方式。
以下就用我的这组以杨湖酒为主题的“摄影诗”,弥补一下我没有创作出过以酒为主题摄影大作的遗憾吧。
酒庄盛会
於联明摄影/配诗
碧空如洗车流人流不息纷至沓来的顾客用热情温暖了 酒庄的土地年酒节的锣鼓声奏响了 盛会的序曲穿越
於联明摄影/配诗
古衫轻拂穿越时空的长廊不留恋仙界的美味舍下了玉液琼浆不远万里的劳顿只为这一口 杨湖醇芳酒香四溢
於联明摄影/配诗
你以山的造型而立本想向世人展现 你伟岸的身躯却不料,偷偷溜出的酒香 飘散四溢醉了俊男醉了靓女也醉了蓝天醉了大地学步
於联明摄影/配诗
蹒跚学步在酒道堂只为孩儿 在传统文化相伴下成长一滴琼浆能在童心中生发出似梦幻想愿工匠精神的传承似酒香 源远流长墨香与酒香
於联明摄影/配诗
墨香与酒香在书法家的笔端相融笔走龙蛇是酒魂的跃然脉动书道酒道的传承是历史的回声与歌颂曲艺展演在酒庄
於联明摄影/配诗
明暗虚实间一曲清歌回荡光影斑驳里一幅画卷流淌非遗同族在这里相会酒香迷人余音绕梁作者简介:
於联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首批“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菏泽市首席技师(菏泽市高层次人才)。现任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单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单县明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