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有给毛主席做口译紧张到腿抖,受周总理批评,廖承志站了出来

花开半夏微凉 2024-11-29 14:54:06

德有无德?翻译官刘德有那些年经历的“大场面”

“德有,你有德吗?”在一个盛夏的下午,毛主席的一句看似轻松的调侃,却让年轻翻译刘德有陷入了无比的窘境。他站在那里,汗水顺着背脊流下,脑子里飞速转着——这该怎么回答?“有德”?太自夸;“没德”?那不光是丢人,还显得对不起自己这个名字!这句话看似一场玩笑,却揭开了刘德有漫长翻译生涯中一次次“高压现场”的缩影。

为什么说刘德有的故事耐人寻味?因为在一场场中外高层会谈背后,他不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一名见证历史的亲历者。而这份光鲜背后,是他无数次紧张到“腿抖”的瞬间。

一次“腿抖”的翻译事故

1955年的一个普通下午,中南海的会见厅里,时年34岁的刘德有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为毛主席翻译。这是他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大场合,面对着中方高层领导和日本贵宾,他的心跳快得像鼓点。毛主席开场的湖南话幽默风趣,刘德有努力捕捉每一个词,然而就在翻译“人种”这个词时,他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竟然脱口而出“民族”。

周总理听后立刻纠正,但这一句话击碎了刘德有那点可怜的自信。他只觉得自己像个犯错的学生,腿止不住地抖,连坐着都觉得浑身发紧。就在刘德有几乎无地自容时,廖承志坐到了主席身边,接过翻译的任务。廖承志的日语既流畅又精准,语调中还带着恰到好处的幽默感,日本客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气氛瞬间轻松起来。

从那以后,刘德有明白了一个道理:翻译不仅需要语言能力,更需要见识和临场应变。

知识储备不足,差点误了大事

1957年,刘德有又一次在翻译中出了问题。这次的主角是周总理,在与日本电影代表团的会谈中,他提到了一位中国影坛传奇人物——阮玲玉。而刘德有却完全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出生在大连,年轻时对内地文化接触不多,对这位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中国的女演员毫无概念。

当总理提到“Ruan Ling-yu”时,刘德有一脸茫然。总理看出了他的窘态,干脆在本子上写了“阮玲玉”三个字,又怕字迹潦草,再工工整整地写了一遍给他看。翻译完成后,周总理并没有立即批评,而是等客人离开后,语重心长地教育他:“年轻人,不能割断历史,历史是个整体。”

这句话让刘德有记了一辈子。他开始恶补历史知识,尤其是文化和艺术领域,力求不再在翻译中“卡壳”。

廖承志的“神级”救场

在刘德有的翻译生涯中,廖承志是他最佩服的人。廖承志不仅日语流利,还对日本文化了如指掌。他的经历堪称传奇:出生在日本,16年浸润于日本的文化和语言,甚至在革命生涯中多次被日方逮捕。这样深厚的背景,让他在翻译时,既能准确传递意思,又能用生动的语言调动气氛。

1961年的一次会见中,毛主席引用了一句成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德有没听懂湖南口音,一时间大脑空白。廖承志再次出手,巧妙地翻译成“同类呼友”,瞬间化解了尴尬。

廖承志不仅是刘德有的“救火队员”,更是他的良师益友。刘德有后来谈起廖承志,感慨他不仅语言能力强,更是对日本有着深刻的了解,这种对文化的尊重,是做好翻译的根本。

翻译背后的心理博弈

刘德有的故事,让人不禁思考:做翻译真的只是“语言的搬运工”吗?显然不是。翻译是一种高难度的心理博弈,尤其是中日两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会谈,任何一句话的语气、措辞,都会对现场氛围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次会谈中,毛主席用“日本社会党是一个奇怪的党”来评价对方,意思是“旗帜鲜明、坚决反美”,但如果翻译稍有不当,很可能让客人感到不适。刘德有深知这一点,所以每次翻译前都反复推敲,力求精准。但即便如此,面对毛主席的引经据典、周总理的妙语连珠,他仍然感到压力山大。

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活,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更需要对历史、文化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刘德有和廖承志这样的人,不仅是中日之间的沟通桥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有人说,刘德有的翻译生涯,是一部“紧张到腿抖”的成长史。但正是这些紧张、失误和挫折,成就了他后来炉火纯青的日语能力。语言是工具,但背后承载的,是文化的深度和个人的积淀。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