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毁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近视妞的爸老 2025-03-01 02:46:58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寒假结束前夕,中小学生用DeepSeek等AI工具完成作业,大学生借助AI做课题、写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引发了诸多思考,AI工具究竟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对青少年成长又起着何种作用,成为了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

AI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吗

对于孩子用AI做作业,网友表示理解,认为应顺应技术浪潮。然而,家长和老师担忧这会成为“抄作业”的变种,担心孩子习惯后影响考试。但问题的关键并非AI工具本身。即使使用AI,教师仍能通过作业判断学生是否用心。比如高校教授,能察觉学生在英语写作作业中使用AI的情况,且认为学生组合语句和单词靠的还是主观能动性。若学生完全依赖AI,文章会透出“AI味”。

其实,就算没有AI,学生想偷懒也有其他办法。孩子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并不取决于AI工具。同样用AI写论文,有的学生能根据自身要求调整输出内容,与AI互动激发写作灵感,使AI发挥工具性作用。所以,当孩子开始用AI写作业,我们应确定使用边界,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地使用AI。

AI能否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契机

寒假作业能用AI轻松完成,原因在于不少作业强调知识记忆,这正是AI的强项。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强大的AI面前已显得脆弱不堪。人类与AI比拼记忆能力毫无胜算,毕竟AI技术还在快速进化。因此,是时候重新审视教育重心,不应再将“学习”简单定义为记忆和背诵,而要教会孩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转化为真正的智慧。

如今,孩子对流行的AI工具的了解可能远超父母和长辈。这意味着AI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育者的角色。教育者应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型,注重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摒弃“卷”知识量、解题量和教辅材料的教育方式。

AI时代的追问:何为“教育”

AI对生活的冲击无处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但“人”有其不可取代性,在教育中更是如此。教育不应局限于知识传递,人格塑造、个性涵养、好奇心培育都离不开教育者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和言传身教。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很多方面是AI无法替代的,比如充满活力的体育课。AI再强大,也无法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怀和人生经验的分享。

在AI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在思考何以为“人”,思考人类哪些特质和个性最值得珍视和呵护。教育作为塑造人的重要领域,更应深入思考这一问题。AI不会毁了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如果引导得当,它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我们应充分发挥AI的优势,同时坚守教育的本质,让孩子在AI时代健康成长,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