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初,俄乌双方战火不断,在双方冲突经历了前期准备、全面进攻、激战东南、乌军反攻等阶段,现在处于战线维持的情况。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在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或组织的带动下,两国冲突逐渐演变为国际组织对立。自此,国际形势愈发严峻。
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早就埋下了历史伏笔。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亲西方政府上台,俄乌关系紧张,再加上克里米亚地区加入俄罗斯,双方最终彻底走远。直到去年的时候,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人请求支援,俄罗斯为了保护乌克兰地区的本族民众,才进入乌克兰,开启了俄乌冲突。随后,俄罗斯被西方国家指控“入侵”乌克兰。
双方冲突过程中,北约为乌克兰提供军备支持,俄罗斯与西欧国家的紧张局势逐渐加剧,形势越发紧张,军事冲突越发严重。这也就意味着两国冲突逐渐发展演变为国际化对立,对国际格局持续造成冲突。
北约和乌克兰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牺牲欧洲的利益来维护自身霸权,这种不平等关系和不平等利益使美国和部分北约国家之间有了嫌隙。不过,北约在自身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自身因被过度卷入而导致经济和社会稳定收到严重影响。
关键是,北约依然不觉得自身遭受到了巨大影响。就像欧洲地区的北约国家,依然在“奋不顾身”的支援乌克兰,为乌军送去大量的子弹和武器,似乎乌克兰战胜俄罗斯就是它们的胜利。
拜登和北约秘书长(右)
环球网于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俄方军队表现良好,乌克兰企图冲破防线的行动失败。三日前,乌克兰承认战况推进艰难,原本计划被交付的战争武器被搁置,推迟了自身的反攻。此外,俄方谴责美国提供集束弹药这一行为,这属于“犯罪”。
美国向乌方持续提供集束弹药也是违背人道主义的举动。集束弹药可在撞击时或撞击后引爆分解扩散为更小的爆炸性子弹,进而继续分解为更小的弹药,由集束弹药扩散的子弹药数量少则数十个,多则六百有余。一经引爆,波及范围之广、威力之大是不可想象的。这必定会造成无数军民受伤,不利于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
集束弹药
为此国际上还建立了《集束弹药公约》,以此应对集束弹药造成的苦难,来避免更多的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公约强调,要区分平民与作战士兵,不能对平民及其居住的建筑、使用的设施等造成伤害,只能对军事目标展开攻击。
但是美国依然选择提供了这款武器,因为美国制造普通弹药能力有限,而乌克兰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弹药损耗,导致美国一个月生产的弹药只能供乌克兰使用不到三天,这就促使美国不得不对战争提供集束弹药以备军需。
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
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做出经济上的过度制裁,这也将对全球的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全球经济复苏遭受巨大挫折,全球经济总量中,近九成的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测值被迫下调。他们还试图将俄罗斯隔绝于全球市场外,但国际市场也会因此遭遇剧烈动荡,全球金融秩序也受到重创。
不仅如此,国际形势也导致俄罗斯方对外合作的科技项目受到影响,全球科技发展进程减缓。各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科技合作被迫阻断,再自主建造补充相关器械,则会导致大量时间精力被浪费,器械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也将老化,这里面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