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很多矛盾,其实,毛主席早就提出过解决办法了

张奋彪 2023-07-16 15:56:29

近期出台的电动车新规,激起了很多老百姓的反感,都在吐槽专家高高在上,根本不懂民间疾苦。

比如电动车不允许安装后视镜,却一定要安装脚蹬子,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规定,如果有后视镜,可以随时观察后方的情况,避免很多事故,这帮专家却不允许安装;脚蹬子对电动车来说完全没有用,还很容易挂到地面上的东西,很不安全,专家却说必须要安装。

还比如骑车一定要戴头盔,这个规定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万一出了事故,头盔可以保护头部,但专家们有没有做过调查,有多少事故都是因为戴头盔严重影响视觉和听觉而造成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吐槽:让一帮从来不骑电动车的人来制定电动车的规则,就是在犯罪!

其实,不光是电动车的问题,还有很多规定都严重脱离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一出台就遭到了老百姓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匆匆停止,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影响了官民关系。

那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毛主席早就为我们提出过解决办法了,可惜很多人都忘了。

1965年5月,毛主席回到井冈山,重温了当年的峥嵘岁月,毛主席感怀今夕,突然问了大家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喊井冈山精神,那么我问问你们,到底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大家回答说:“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毛主席说:“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两个重要的东西,你们都来说说。”

大家说了一个,就是党支部建在连上,但是另一个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毛主席就对大家说:“是士兵委员会。”

毛主席看着大家,解释说:“党支部建在连上,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利是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弊则是管得太多,很容易滋生腐败,这时候就要有一个制衡的机构,就是士兵委员会,让广大士兵来监督军官,共同参与部队的管理。我们现在还保留着前一个,却把后面这个忘掉了。”

当地一位干部说:“我们现在也有工会,农村也有贫下中农协会。”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这是不一样的,我们那时候,士兵委员会真的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有很大的权力,现在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又能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甚至中央的领导?”

确实,如果权力没有监督,也不允许广大群众参与管理,只是一帮专家坐在办公室里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制定规则,这样的规则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吗?大概率是会失败的。

毛主席革命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政府制定任何政策,都要本着为老百姓服务的原则,而不是自己制定一些政策,强制老百姓来执行。

毛主席当年制定的“士兵委员会”,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机构,一方面起到监督领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参与部队的管理,为基层的广大士兵们发声,只有这样共同制定出来的政策,才是真正符合实际的政策。

在十几年前,我们经常能见到“听证会”的新闻,政府要出台什么政策的时候,都会邀请各个阶层的人来开会讨论,但是,我们好像很久都没有见到“听证会”的消息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其实,毛主席对这个问题还有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对话,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对毛主席直言不讳地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毛主席听后,郑重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高兴地说:“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这就是毛主席给出的答案,不光适用于那个时代,同样也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那些制定规则的大人们,还记得这些话吗?

(参考资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人民日报》)

33 阅读:1261
评论列表
  • 2023-07-30 22:18

    还是他老人家看得长远啊

张奋彪

简介:科技教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