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是谁》这部戏,我是冲着张译老师去的,结果剧情多少是有些差强人意了。剧里最坏的坏蛋其实是赵世杰,他莽撞的犯了一次案后,被蒋广善抓到了把柄,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了深渊,谁都不能怪谁。警察其实跟赵世杰交锋过好多回,应该对他抽的雪茄的味道很熟悉,却没有及时的想到他,我感觉这就有点水时长的嫌疑了。
《他是谁》这部戏其实我看到中途就放弃了,只因为张译这个金字招牌,才又看了一个一个多小时解说。最后得到一个解说,狂飙之所以能火,张译确实是一个敲门砖,他却不是最重要那一环,最重要的还是演员们自己演的出彩演的好。《他是谁》这部戏拍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虽然这部戏中将当时侦破刑事案件的掣肘描述了出来还原了出来,也能跟特大刑事案件白银案对上号,剧情上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描写的太乱了。我倒是觉得,不如白银案就先讲白银案,后面的案子以单元剧的形式出现。侦破白银案中途,遇到一个案子穿插其中还好,遇到那么多案子穿插其中,多少让人有点尴尬。还有影视剧集,不属于纪录片的范畴,影视剧集最优先的任务是好看,让观众能看进去,其次才是抓细节。《他是谁》这部戏显然本末倒置,细节方面可以做到一百分,其他的剧情又太过写实,无法吸引观众去看。打个比方香港的刑侦片就很吸引观众,因为主角出场帅。言情剧男女主角,找如花来演,写实是真的写实,每个人都有谈恋爱的权利,只是这样的剧集拍出来,有人看吗?
《他是谁》就犯了这样的弊病,狂飙、他是谁播出的时候,我都带着父亲看了。父亲虽然吐槽两部戏都比较慢,但狂飙还是能看进去的,他是谁,父亲一直怂恿我弃剧,他让我弃剧的原因很简单、粗暴,我却是无力反驳,那就是这部戏播了两集,两集都在翻垃圾桶,多少让人有点尴尬。这部戏力求写实,这个我理解,只是理解归理解,实打实的看的时候,确实影响观感。你看完《他是谁》了嘛?我很庆幸,我当时没有为这部戏包VIP,就是包了VIP,想要投屏,还需要升级,你就说尴尬不尴尬吧。幸亏电视机有回放功能,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些,你看了他是谁了嘛?还是跟我一样中途弃局了?
所以呀 ,狂飙之所以大火,是因为高叶、张颂文在娱乐圈摸爬滚打那么久,该吃的苦,该受的苦楚都受了,并不是因为张译的帮助,才大红大紫的。非要说张译对他们有什么帮助,最多也就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他们俩不是玉石,在有名的人做先锋军该不火就不火,就比如《他是谁》这部戏。
粉丝与粉丝之间为了正主撕扯番位的问题,是最无用的。好的影视作品,能爆的影视作品,肯定是大家都很好的,不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产品。
历年爆款影视作品中,你去瞅一瞅,有因为某个人,就成为爆款的,只有剧集中大家都非常好,才能将这部戏衬托到爆款的地步。文章最后,希望张译老师工作之余可以休息休息,张译老师最近工作强度,实在是太高了。
只有学会好好休息了,才能在明天更好的工作,工作和工作之间要注意总结,注意沉淀,不然就会像杨幂一样,虽然有演技,演起戏来,却是不自觉的就上学校学过的技巧,很少有真情实感,演出来的戏更像是工厂中的产品,分外差强人意。
期待张译老师,今年为观众贡献更惊才绝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