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最新一期探访了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伍迪·艾伦。

姑且不论访谈质量如何,节目镜头的记录与呈现,让众多中国影迷得以更近距离地了解这位电影大师的近况。
作为当世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伍迪·艾伦依然对电影保持热爱,他曾获多项奥斯卡奖,被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等授予终身成就奖。
他说:“我总是到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现实总是令人失望,存在本身就没有意义。”

年近九十的伍迪·艾伦,就那么松弛地瘫在沙发上,吐露出自己对外界的厌恶:“我总是更喜欢和自己待在一起,我很乐意当一个局外人。”
马尔克斯、村上春树、辛波斯卡、韦斯·安德森、昆汀、路易·C·K、王小波、杨德昌、陈可辛、蔡康永,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是伍迪·艾伦的影迷。

伍迪·艾伦,当世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也是风格最多变的导演之一。如果你随机找几部他的作品来看,你会怀疑这个人的脑袋里到底装了什么怪东西。在《安妮·霍尔》里,他笨手笨脚,言不达意,一直讲着无聊笑话,却能和戴安·基顿谈一场文艺的恋爱。

在《性爱宝典》里,他化身精子,关键时刻害怕发射,被同伴质疑:你在精子学校时不是已经宣誓了吗?

在《午夜巴黎》里,他让男主角穿越回二十世纪初的巴黎,见到了达利、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作为导演,伍迪·艾伦擅长各种类型的题材,包括但不限于严肃剧情片和歌舞片,既能拍出最适合往嘴里塞爆米花的无厘头电影,也能导出极致浪漫的清新爱情片。但也有人说,离开银幕的伍迪,比银幕上的他更有趣。
他是——终生社恐达人
伍迪·艾伦,当世最著名的社恐,没有之一。1977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伍迪·艾伦没有出席,借口是自己的爵士乐队有演出。

当晚,《安妮·霍尔》获得四项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演员。第二天早上,伍迪从《纽约时报》看到获奖消息,他思索了一分钟,吃了碗麦圈,接着走到打字机前,开始下一部电影的写作。据统计,伍迪·艾伦获得224次奖项提名,获奖145次,但从未参加过一次颁奖。
他是——纽约城市代言人
倒也不是完全避开颁奖礼。2002年,同样是奥斯卡,这一年,伍迪没有任何作品入围,但他身着正式的晚礼服现身。

在此四周之前,他接到奥斯卡组委会的电话,他以为他们想收回以往的奖项。“我慌了,因为我卖掉奖杯的那家当铺已经倒闭了。”对方说,我们是想邀请你来为纽约这座城市站台。这是9·11恐怖袭击的第二年,纽约失去了2763条生命。奥斯卡希望,伍迪能到现场鼓励电影人,恢复纽约过往的创作活力。“为了纽约,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他对家乡纽约的爱,浓缩在这一句话。颁奖礼结束后,他在纽约街头开拍下一部影片。
他是——知名终极话痨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法国人对美国电影的看法是:除了伍迪·艾伦的电影,其他通通是狗屎一堆。伍迪·艾伦的电影,充满了机智、反讽,在美国电影里是绝无仅有的。”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你能看到漂亮的男主和女主的约会,也能看到他们毫无违和地引用加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高深的哲学概念,穿插在段子中间,就像同时在看文学史,哲学史和笑话集。有人怀疑,伍迪本质上是一个话痨。据统计,他的电影台词常常是一般电影的两到三倍。他每次拍电影,就是话痨症犯了。
他是——脱口秀鼻祖
或许,话痨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别人还在上高中时,他已经在靠段子谋生,一天写50个段子,有20个是在坐地铁时写的。一周赚40美元,赚得和母亲一样多。写着写着,两次被大学勒令退学。写着写着,段子手走上舞台,成了一个脱口秀演员。

喜剧历史学家杰拉尔德·纳赫曼写道:伍迪虽然不是第一个做单口喜剧的人,但他在60年代产生的影响比任何人都大,是伍迪·艾伦重新定义了单口喜剧。在笑话还是禁忌的年代,他敢于冒犯。挪揄当时的嬉皮士文化,也嘲笑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他无差别吐槽所有人,尤其是他自己。法国人还说,伍迪是“好莱坞唯一的知识分子”。段子手伍迪回应道:人们说我是知识分子,只是因为我戴着眼镜。人们说我是艺术家,只是因为我的电影票房很差。
他是——诚实的“无知者”
85岁,他写下了回顾一生的唯一自传《毫无意义》。他说,电影只是他人生的一小部分。他写自己对爵士乐的爱。从一个找不到调的业余爱好者,练习成到欧洲巡演的水平。作家马尔克斯到了纽约,也跑去看他的爵士乐演出。

有人乐于在自传里吹嘘自己的学识,他却乐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伍迪·艾伦的(没读过)书单:我从未读过《尤利西斯》《堂吉诃德》《洛丽塔》《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九八四》,没有读过弗吉尼亚·伍尔夫,没有读过E. M. 福斯特,没有读过D. H. 劳伦斯。没读过勃朗特或狄更斯。伍迪·艾伦的(没看过)影单:我从来没有看过卓别林的《从军记》或《马戏团》或巴斯特·基顿的《航海家》。尽管我在米德伍德戏院度过了那些星期六,我从未看过《青山翠谷》《呼啸山庄》《茶花女》《扬帆》《宾虚》或其他许多电影。但他也乐于分享那些影响自己创作的重要作品。比如,父亲珍藏的地摊文学读物《纽约黑帮》——他成长过程唯一看过的书;比如,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他坦言,自己一生都在追随他们的身影。他偶尔严肃,回忆自己五岁时就在思考死亡;他厌恶现实,总觉得生命的本质是毫无意义。不过,他还想好好活着,因为活着能吃到美味的鸡翅。
关于《毫无意义》
《毫无意义》是伍迪·艾伦唯一、最新的自传作品,首次全面地回顾了他的创作生涯和生命故事,讲述一个纽约穷小子如何踏上喜剧的台阶,成长为万千文艺青年膜拜的幽默大师。

从布鲁克林贫穷且温馨的童年写起,回顾两次大学退学的轻狂时光、担任综艺编剧的青葱岁月、和老一辈喜剧大师的友谊、讲脱口秀的艰难日子,并着重书写漫长且辉煌的导演生涯,讲出《安妮霍尔》《午夜巴黎》等作品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