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牙和寿命有关?60岁后,牙齿剩多少颗才正常?不妨对照一下

邹丽莎小丽 2025-01-10 09:20:51

人们对于老年人口的关注往往集中在血压、血糖和体重等指标上,但较少有人意识到,牙齿脱落与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范围内,约30%的65-74岁老年人缺失了全部或大部分牙齿,而在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我国65-74岁老年人中,全口无牙或严重缺牙的比例不容小觑。

许多老人都有过“掉牙吃不动饭”“牙痛不敢大声嚼东西”的经历,这种“小问题”日积月累,往往让人失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为日常营养摄入和胃肠道健康埋下隐患。缺牙导致的咀嚼效率下降,会影响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以及潜在的代谢性疾病。同时,随着牙周组织的衰退与炎症加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也在无形中上升,进而对预期寿命产生影响。

在许多长寿地区,人们多有“老而不掉牙”的特点,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牙齿保存状况或能提示人的机体健康程度。当然,牙齿数量的保持仅仅是表象,健康的口腔环境与良好的咀嚼功能才是根本所在。可是究竟“60岁后,牙齿还剩多少颗才算正常”?在传统观念里,掉牙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有人把“掉光牙”当做老年阶段的必经之路。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这种认识早已被推翻:只要注重日常口腔保健,坚持及时防治,老年人同样可以在60岁、70岁甚至80岁后保留大部分天然牙。高龄并不必然意味着“无牙可用”,牙齿保留数量更是衡量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期一项调查建议,60-74岁老年人若能保持20颗及以上的天然牙,便能基本满足日常咀嚼及语言功能的需要,而牙齿缺失过多则要警惕口腔健康已出现严重问题。

从医学角度看,牙齿的状态与骨质流失、牙龈萎缩、牙周组织炎症等息息相关。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钙质的吸收能力下降,骨质疏松会让牙齿周围的骨组织支撑能力减弱,这就增加了牙齿松动、脱落的风险。再者,一些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也会通过复杂的炎症与代谢过程,进一步削弱牙周组织的稳定性。此时,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牙周护理,牙齿便会在“暗中”逐渐变得松动,直至无法挽回地脱落。

此外,部分老年人因为关节、视力、手部协调能力等因素受限,难以及时、彻底地完成牙齿的清洁工作,口腔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更容易堆积,使得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频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正如在古代医学典籍中所提到的那样,“齿乃骨之余”,人体精血若持续亏损,牙龈难以涵养,牙关自然就不会巩固。可见,牙齿健康与全身状况之间环环相扣,不容小视。

对于已经掉牙或正面临牙齿缺失风险的老年人而言,除了常规的口腔清洁,还可从营养补充、定期口腔检查、及时修复缺牙等多方面进行预防或改善。以种植牙为例,目前主流的口腔种植技术已相当成熟,即便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身上也能施行。然而,选择种植牙时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全身健康状况、骨质情形以及经济负担等皆应在考虑范围之内。

还有些老人会担心种植牙手术引发感染或疼痛,其实在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准的术前评估下,风险相对可控,而种植牙在术后数年甚至十年以上都能帮助恢复咀嚼和咬合能力,这对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再如活动义齿或固定桥等其他修复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牙齿缺失所造成的功能与美观影响,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个人口腔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修复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牙齿的数量并非唯一指标,更应关注牙齿的“含金量”,即是否仍然功能完好、是否能够帮助老年人正常进食与交流。若仅剩下的牙齿大多龋坏严重或松动无力,虽数量看似达标,实际却难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此外,许多老年人会忽略牙周疾病的早期症状,如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这些问题如果在初期能得到控制,往往不会酿成“掉牙”的苦果。相反,若牙龈长年累月处于“亚健康”或“隐形炎症”状态,迟早会影响牙齿的稳定性。

在现代医学中,研究者对于口腔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有越来越多的佐证。“要想牙齿好,先把身体养好;要想身体好,更得把牙齿养好。”或许,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持续提高,老年人的“缺牙”现象将逐渐减少。若我们可以用更前瞻的视角来看待老年口腔护理,就会发现,拥有健康牙齿不仅关乎进食与营养,更是关乎日常生活的社交与心理状态,甚至与预期寿命产生或深或浅的联系。

  那么,在注重口腔健康的同时,如何判断60岁后牙齿“剩多少颗才算正常”呢?

正如前文提及,若能保留20颗以上天然牙,并保持其功能良好,基本就能满足日常咀嚼与语言需求。当然,更理想的状况是尽量在进入老年阶段时,仍能保持完整或接近完整的口腔结构。这意味着,年轻时期便要做好防龋、洁牙及牙周病防治等工作,还要培养定期检查、及时修复的口腔保健意识。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只要我们能把握住每一个预防与治疗的契机,牙齿健康就能最大限度地“被延长”。

最后,或许我们该把“掉牙”和“寿命”的关系,更多地看作是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身体综合素质”的映射。牙齿保健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辈子的“持久战”。比起年复一年地被动等待牙齿松动和脱落,尝试在生活中保持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糖分摄入,戒除烟酒,并通过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定期牙科检查来预防口腔疾病,才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享老”的可能。

对于已经出现较多牙齿缺失的老人来说,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持续关注牙周健康,仍然可以通过“补课”把损失降到最低。如此,我们也许就能重新审视“掉牙和寿命”的话题:与其纠结具体掉了多少颗牙,不如想想如何让仍然存在的牙齿“发光发热”,让晚年生活更有滋味,更有尊严。正如我们常听到的养生箴言——“养好牙,活得久”,真正值得关注的,也许是牙齿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次健康观念。只有在“齿”“身”互相兼顾的前提下,才能让岁月不再剥夺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

0 阅读: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