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n”是“廿”字的拼音,音乐会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不仅因为主唱们年纪都在20岁上下,充满活力,还因为新光村是一个拥有300余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被称为“江南乔家大院”,拥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一处是浙江省文保单位灵岩古庄园,另一处就是“廿玖间里”。
“周末晚上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新光村党总支书记朱红昌说,除了每周一场的乡村音乐会,最近,村里还在筹备乡村腕力大赛、浙江第二批乡村CEO实训、“廿玖间里”乡村创客微短剧拍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那边音乐会演唱正酣,这边古建筑内张灯结彩,咖啡馆、根雕馆、陶瓷馆等店铺内人头攒动,村里的各类小吃店和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
走进新光村文化礼堂,一大面荣誉墙格外醒目:“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落”“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新乡村音乐演艺交流基地”“中国十佳民宿游学基地”“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77岁的“老村长”朱玉堂正带着游客穿梭在古宅之间,将新光村如何从“水晶污染村”华丽转身为“文旅明星村”的故事娓娓道来。
新光村的荣誉墙。
一个小山村,为何能成为全国知名的“明星村”?朱红昌说,这得益于新光村引入文创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10多年前,新光村还是一个饱受水晶污染、全村一度只有28人留守的空心村。转变发生在2015年,彼时,新光村刚刚完成古建筑修缮、污染企业搬迁,急需引入一些业态,于是和当时的浦江青年创客联盟负责人陈青松“一拍即合”。陈青松招募了20多名青年创客,包下村里的十几幢古建筑,将它们改造成一个个展示浦江非遗技艺和运营各种文艺产品的创意工作室,创办了“廿玖间里”创意集市。
古老村落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让新光村一炮而红,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创村”,各地游客蜂拥而至。
夜幕降临,新光村的石板路上逐渐热闹起来。游客们或漫步于古宅之间,感受历史的厚重;或驻足于摊位前,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内,民谣歌手的轻柔弹唱与夏夜的微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独特的乡村音乐氛围。
古老村落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形成了乡村运营的概念,并成为激活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力引擎”。陈青松表示,将通过乡村CEO和乡村运营官的驻村实训,把这一共创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乡村,用文旅融合点亮更多乡村的未来。
图为新光村村景鸟瞰(资料照片)。
文旅融合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新光村的经济结构和“新老村民”的生活方式。浦江梨膏糖技艺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清标曾因销售渠道有限而陷入经营困难,如今,通过“廿玖间里创客市集”这个平台,他的梨膏糖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特产,他还在义乌、东阳等地开出了连锁店。新光村以“青创”为主打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也输出到安徽、河北等10多个省市的50余个乡村。
“这几年,新光村返乡入乡创业者超过了100位。”虞宅乡党委书记毛悦说,文创入乡村,激活了新光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力引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村庄发展了,新光村还总结出一套文旅反哺古建筑保护的机制。村里不仅“聘请”朱玉堂等退休村干部担任专职文保员,陈青松也成了新光村党总支支委,涉及村庄发展“大事小情”,他都可以参与决策。
“老村长”朱玉堂向青年游客讲解廿玖间里的“前世今生”。
这几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发展旅游。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如何破解?
陈青松说:“现在青年创业成本高,我们针对这一痛点,推出只要2000元左右就可以在新光村居住、创业一年的计划,以引进更多数字游民和手艺青年。”对此,虞宅乡在新光村提出了“青年微住计划”和“新光中国创业谷”设想。他们计划对现有“廿玖间里”的青创店铺和美食摊位进行改造升级,并引入县国资公司和村集体入股,对新光村新的古建筑区块进行开发。届时,新光村旅游版图将比现在扩大一倍。
“新光村以‘青创’而火起来,我们要继续抓住‘青年文艺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新光村更好更快发展。”毛悦说。
茜溪之畔的新光村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地开了起来。
夜深了,音乐会上的人群渐渐散去。流经新光村的茜溪之畔、瑞恭桥边,一家名叫“浦疆餐厅”的院子里,楼上楼下仍坐满了人,他们或举杯共饮,或谈笑风生,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来自新疆伊犁的塔塔尔族餐厅业主谢热克艳·再尼丁说:“现在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村子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