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于8月3日正式发布,在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当中,比亚迪作为由中国走向世界的造车崛起新势力而备受各界瞩目。
就在同一天,比亚迪刚刚公布了7月份的销量数据。其中,整月比亚迪共售出汽车162,530辆,同比增长183.1%,乘用车销售162,214辆,同比增长184.7%,环比增长21.3%。这一“不减反而大幅增长”的亮眼成绩给正处销售淡季的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现如今,全球推动气候变化的应对进程正在不断深入,汽车的电动化变革也在步入快车道。基于减少碳排放、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际社会共同目标,燃油车在新车销售当中的比例也在逐步降低,多个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已达到空前的程度,助力相关产业飞速发展。例如,早在去年12月,冰岛已实现了新车全面电动化,挪威渗透率已高达90%,荷兰、瑞典等国的渗透率也超过了60%。而中国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在6月份达到了27.4%,相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了12.8个百分点。
在这其中,作为新能源新势力由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角色,比亚迪吹响了全球业务迅猛发展的冲锋号。截止目前,比亚迪的纯电动商用车已成功进入欧美日韩澳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售的商用车已经达到8.5万台,纯电动客车已超7万台,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0多个城市,越来越多的“比亚迪”身影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过往经验的启示表明,想要真正做大“产业蛋糕”、推动行业安全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把握市场的未来方向。在这其中,基于创新驱动的自研技术突破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比亚迪尤其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和储备。根据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了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这样的基础积累,已形成坚固的知识产权体系,不论是在国际范围还是国内,比亚迪的专利均得到了广泛认可。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矢志创新的坚持也带来了技术上的丰硕成果和不少自研突破:超安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IGBT4.0等核心技术,帮助比亚迪面向市场推出不断更具实力的全新产品。
体验需要用产品和技术说话。就在今年5月,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它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型,使得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得到进一步简化与统一,不仅在美学设计上让人眼前一亮,更是在整车操控、性能与安全保障方面实现了大量突破,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依靠强大的人才体系与科研创新,比亚迪构筑起自身发展的长期竞争力,同时也被市场广泛看好。自今年年初至6月30日,比亚迪股价上涨了24.38%,估值甚至一度冲上万亿。截止目前,比亚迪已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汽车公司,且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砥砺奋进,27年脚踏实地的发展,使得如今的比亚迪已经成为由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能源势力领导力量,正在用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长远的产业布局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