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时期,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地位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吏部尚书多被视为六部尚书之首。吏部尚书掌管着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如在隋唐时期,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免,六品以下官员则由吏部铨选。这一权力使吏部尚书在官员的仕途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直接影响朝廷官员的命运,进而对朝政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奠定了其在六部中的重要地位。
吏部尚书通过掌控官员的任免和考核,能够组织起效忠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进而在朝廷决策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明朝吏部尚书地位极高,被称为“天官”,是百官之首,甚至有“大冢宰礼绝百僚”的说法。明朝吏部尚书主持每三年一考核的“京察”制度,对官员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定,决定官员的升降去留,强化了其在官员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礼部尚书负责国家的礼仪、祭祀、教育、科举等事务,这些职责关乎国家的文化传承、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人才的选拔。例如在唐朝,礼部尚书开始兼管贡举事务,即科举考试,通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才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
明朝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后,礼部尚书的参政范围有所增加,一度与吏部尚书地位持平,甚至有所超越 。因为在这场涉及皇家礼仪和继承制度的争议中,礼部尚书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意见和决策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礼部尚书常由翰林出身者担任,而翰林又是进入内阁的重要储备人才。因此,礼部尚书有了“储相”的说法,即有很大机会晋升为内阁首辅,参与朝廷的核心决策,明朝的许多内阁首辅都曾兼任礼部尚书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