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壹号信封
编辑|壹号信封
没人瞧得起她,也没人真正爱过她。
就连被嘲笑是“懒汉”的赵本山,当年娶她也是因为她干活麻利。
后来她独自拉扯生病的孩子。
不被命运眷顾的她,硬生生靠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
01
在铁岭的那片黑土地上,生活着两个被命运的苦难紧紧缠绕的灵魂。
赵本山,这位日后在喜剧界熠熠生辉的人物。
彼时只是一个被生活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
他自幼丧母,被父亲抛弃。
孤苦伶仃的他只能跟着盲人二叔艰难讨生活。
这也就是他后来为什么能演盲人演得那么好的原因。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他跟着二叔四处学艺。
拉二胡、吹唢呐、唱小曲,每一项技能都是他在困境中挣扎求存的希望。
而在另一个角落,葛淑珍同样在生活的泥沼中奋力挣扎。
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
父母早早离世,留下她与哥哥相依为命。
从小,她便饱尝生活的艰辛。
也正因如此,她养成了勤劳、懂事的性格。
尽管生活困苦,但她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一丝憧憬。
期待着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1979年,命运的红线将这两个苦命人牵到了一起。
经赵本山叔婶的热心介绍,18岁的她与22岁的赵本山见了面。
或许是同病相怜的命运,让他们在对视的瞬间,心中涌起了一丝别样的情愫。
葛淑珍看着眼前这个贫穷的男人。
没有说多喜欢,但也没有嫌弃的资格。
赵本山虽然对她的外貌不太满意。
但考虑到她不要彩礼,且不嫌自己一穷二白,还是答应了。
见面当天,两人便匆匆定下了结婚的日子。
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华丽的婚房。
他们的“家”只是从别人那里租来的半张炕。
狭小的空间里,却承载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无限期许。
结婚后的第二天,赵本山便下地劳动。
葛淑珍毫无怨言,默默地操持着家务。
她干农活很有一手,而赵本山有时连苗和草都分不清。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家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尽管两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共同话题也有限。
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彼此温暖,成为了对方唯一的依靠。
随着女儿赵玉芳的诞生,这个小家变得更加完整。
孩子的笑声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赵本山看着襁褓中女儿可爱的模样,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家过上好日子。
而葛淑珍则将全部时间都倾注在了女儿身上。
她精心照料着女儿的生活起居。
从喂奶、换尿布到哄睡,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无微不至。
然而,命运弄人。
两年后,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赵铁蛋不仅是个聋哑儿,还患有软骨症、肺气肿及心脏病。
这一系列的疾病让他的生命变得异常脆弱。
面对儿子的病情,二人的心都被揪了起来。
他们四处求医,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都绝不放弃。
为了给儿子治病,赵本山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外出演出。
他跟着剧团走南闯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咬牙坚持着。
每一场演出,他都全力以赴。
希望能多挣些钱,为儿子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保障。
而葛淑珍则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是为孩子们准备简单的早餐。
然后趁着孩子们还在睡觉,赶紧去田里劳作。
在那片黄土地上,她辛勤地耕耘着。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这个家的生活好一点。
回到家中,她又要忙着照顾生病的儿子。
给他喂药、换尿布,陪他玩耍。
孩子因为病痛哭闹时,她总是温柔地抱着他,轻声安慰。
夜晚,当孩子入睡后,她还要为一家人准备饭菜,洗衣服,收拾家务。
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她始终坚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可惜,她一介农村妇女,怎能意识到欲望的吞噬多么强大。
02
1987年,赵本山的人生迎来了重大的转折。
经姜昆的引荐,他成功登上了春晚。
那一刻,舞台上的灯光聚焦在他身上。
他用自己独特的幽默和精湛的表演,征服了全国观众的心。
一夜之间,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从偏远的农村走到国际舞台,这样的路他没有想过。
所以,他更不敢懈怠。
他频繁地接受各种演出邀请,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他的费用也水涨船高。
从最初的微薄收入,到后来的高额报酬,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出入各种高档场所,结识了许多娱乐圈的名人,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与此同时,他与妻子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一个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与各界精英谈笑风生。
一个则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操持着琐碎的家务。
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曾经的默契也渐渐消失不见。
每次赵本山回到家中,面对的是日复一日柴米油盐地唠叨。
而葛淑珍看到的则是丈夫日益陌生的明星生活。
两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甚至连眼神交汇时,都能感觉到彼此之间的隔阂。
1991年,赵本山提出了离婚。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她愣在了原地,泪水夺眶而出。
这些年,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贤惠,就能守住这个家。
但她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丈夫的心。
可再怎么委屈,她没有哭闹、没有纠缠,而是沉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她知道,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
她的哥哥没有劝阻,巴不得她离婚。
因为他是这段婚姻的见证人,他知道妹妹有多么委屈。
在离婚协议中,丈夫将全部积蓄都留给了她。
他虽然在感情上选择了离开,但碍于愧疚,希望在物质上对他们给予补偿。
离婚后的她,望着空荡荡的家,心中五味杂陈。
她深知,自己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她必须重新站起来。
因此她带着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03
她手里虽然有前夫给的积蓄,但她明白,这些钱总有一天会花光。
尤其是儿子的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费用,这让她倍感压力。
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她从未想过向前夫求助。
而是自己出去找工作,靠自己养活孩子。
然而,找工作的过程远比她想象的要艰难。
她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手艺,更没有样貌,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干起。
她四处奔波,投递简历,却屡屡碰壁。
终于,在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店里,她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这份工作让她粗糙的手雪上加霜,工资却非常低。
一个月只有150块。
但她却很满足,她觉得,这是自己重新开始的第一步。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就此结束。
1994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儿子因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痛得差点晕过去。
可她没有资格伤心,因为她还有女儿要养。
为了多挣些钱,她辞去了洗碗工的工作,开始尝试做一些小生意。
她在街边摆起了地摊。
可还没等本钱赚回来,她就被驱赶了。
后来,她又在一家个体商店当了营业员。
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工资依然不高。
那些年,她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
辛苦钱几乎都花在儿女身上了。
1999年,赵玉芳考上大学后,她才第一次歇了口气。
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她决定陪读。
在大连的日子里,她一边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一边继续寻找工作机会。
2003年,大学毕业的女儿在大连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终于没有后顾之忧的葛淑芬,决定自己创业。
经过一番考察,她在小区附近盘下了一个经营不善的饭馆。
这个饭馆位置还算不错,但之前的老板经营不善,导致生意冷清。
她接手后,开始对饭馆进行了一番改造。
她亲自下厨,研究菜品,不断改进口味。
她还注重食材的品质和卫生,让顾客吃得放心。
她的热情和真诚,赢得了顾客的口碑。
渐渐地,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的连锁。
她也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佩的百万富婆。
如今,她从单亲妈妈变成了姥姥。
分开这些年,她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也没有说过前夫任何坏话。
而她的大外孙也跟着外公开始拍戏。
即便早已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她的内心依旧是那个朴实、善良的好女人。
幸运的是,她的这份美好被好好善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