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浙大二院接到浙江省航空救援指挥站紧急通知,要远程会诊一位海岛病人。
原来,今晨8点50分左右,一名61岁的男性患者在嵊泗东海码头边遭遇不幸,外伤导致肢体离断。患者被立马送往嵊泗县人民医院进行临时处理,拍片结果显示“肢体离断、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十分危急!
浙大二院立刻启动远程省-市-县三级医院联动会诊流程,急诊医学科、骨科等专家团队通过远程会诊,与当地医生、家属实时沟通,通过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掌握患者的情况,作出精准的判断,第一时间出具应急处理意见和进一步诊疗方案。患者及家属表达了强烈的保肢治疗意愿,专家们认为可以尝试来浙大二院进行肢体重建保肢治疗。
与此同时,舟山市应急管理局、省应急管理厅接报后,立即启动航空应急救援预案,第一时间向管制部门申请救援航线,研究风向、风速等天气情况,协调舟山医院医护人员随机开展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
12点,省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呼啸而出,直奔嵊泗。
13点,患者被运送上直升机,从嵊泗出发。
14点05分,经过65分钟的紧张飞行,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杭州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早已待命的救治团队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将患者推入急诊室。
“虽然病人情况非常危重,从手指到上臂中段大范围碾挫伤,超过5处粉碎性骨折加关节脱位,血管都断裂了,但我们还是不想放弃一丝希望。只要还有1%的可能,我们都会为患者尽全力拼抢。”患者的主刀医生、骨科专家朱跃良表示。
截至17点,手术顺利进行。浙二专家们已为患者完成上肢清创手术,正在进一步行骨折外固定术和血管神经吻合手术。
据悉,自2024年浙大二院与省应急管理厅签订航空医疗救护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经远程救援了10余名患者。
作为国内首批航空医学救援试点单位,浙大二院早在2005年11月就首次试飞急救直升机获得成功。2016年8月,浙大二院发起成立“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成立“空中救护医疗队”,并组建浙江省“1小时”空中急救医院网络,目前已有80多家医院加入到航空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开展的空中直升机应急救援超过了160例,培养了370余名飞行医务人员。
来源:浙大二院
编辑 钟玮 审核 谢俊 谢珂
估计5万飞机费用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