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你,中国有一些机场每天只飞一架航班,飞完后整个机场就能“打烊”,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机场乘客寥寥,航班稀少,年年亏损,靠国家补贴过日子。
更让人困惑的是,这些机场不仅没被关闭,反而还在继续运营,甚至有新的机场正在规划建设。
难道这些机场的存在真的毫无必要吗?是资源浪费,还是另有深意?
在黑龙江省的抚远市,有一座名为抚远东极机场的小型支线机场。
这座机场位于中国最东端,靠近黑瞎子岛,距离俄罗斯仅60公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这里是全国第一个迎接日出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华夏东极”。
机场的建成历时三年,于2014年正式通航,拥有一条符合4C级标准的跑道,可以起降波音737和空客320等主流客机。
然而,抚远市总人口不到10万,这样的人口规模注定了它的客流量难以支撑机场的正常运营。
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年旅客仅2万余人次,货物吞吐量为零,日常航班仅限抚远至哈尔滨的固定航线。机场每天只安排一趟航班,飞行结束后整个机场几乎进入休眠状态。
不仅仅是抚远东极机场,中国还有其他类似的“冷清”机场。
比如位于青海祁连山区的祁连机场,每周仅有一个航班,全年客运量不到1500人次。还有西藏的阿里昆莎机场,海拔4274米,是世界第三高的民用机场,但每周仅有两趟往返航班,全年客运量不足1万人。
面对这些数据,很多人不禁发问:这些机场看起来毫无经济效益,为何还要建?
事实上,只有跳出单纯的经济账本,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去理解,才能明白这些“冷清机场”的真正意义。
第一点,这些机场解决了边远地区的交通瓶颈问题。
抚远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四季气候严寒,传统陆路交通存在很大限制。虽然火车和汽车能够覆盖一定的出行需求,但对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来说,飞机是唯一能够高效连接外界的交通方式。
从抚远到哈尔滨,若选择公路或铁路,单程耗时超过10个小时,而航班飞行时间仅需1小时20分钟。
同样,西藏的阿里地区因地处“世界屋脊”腹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地面交通条件极差。
从阿里到拉萨走公路至少需要三天,中途还可能因为高原反应或泥石流受阻。而通过阿里昆莎机场,这段路程缩短为不到两小时的飞行时间。
对于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来说,机场的存在不仅缩短了时间成本,更为紧急出行需求提供了保障。
第二点,这些机场在关键时刻成为应急救援的重要生命通道。
西藏高原地区气候恶劣,突发事件频发,一旦地面交通中断,机场就成了唯一的出入渠道。
例如在2016年,阿里昆莎机场曾紧急转运一名危重病人前往拉萨救治。如果没有机场,这名病人可能需要在颠簸的路途中耗费三天以上的时间,而这样的延误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同样,抚远东极机场在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发生时,也承担了将居民快速转移到安全区域的重要功能。虽然这些功能平时不显眼,但在突发状况中,机场的价值往往不可替代。
第三点,这些机场具备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国防战略意义。
抚远东极机场距俄罗斯边境仅60公里,作为中俄边境的重要节点,其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该机场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还为边境管理和国防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2019年,抚远东极机场被纳入中国民航局的战略机场网络规划中,成为军民两用机场。
类似的还有阿里昆莎机场,虽然表面上只是民用机场,但由于其独特的高原地形和位置,也在军事物资运输、边境管理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这些机场的布局并非出于短期经济考虑,而是服务于国家的整体战略需求。
第四点,这些机场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抚远东极机场为例,该机场通航后,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抚远因其“华夏东极”的地理标志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例如在黑瞎子岛观看全国最早日出,游览乌苏里江和湿地公园等景点。
虽然目前游客人数尚未达到理想规模,但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抚远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提高。
同样,祁连机场也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活力,丹霞地貌、草原冰川等自然景观因交通改善而受到更多关注。
更重要的是,机场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活质量,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最后一点,这些机场的存在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当前,这些机场的运营状况虽然冷清,但它们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祁连机场为例,其建成初期便被纳入国家西部开发和扶贫战略规划中。
机场的长期目标不仅是服务现有的客流量,更是着眼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潜力。通过改善交通条件,祁连机场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祁连山周边的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项目。
类似地,阿里昆莎机场也为高原特色产业和旅游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这些角度来看,孤独机场的存在并非没有意义。
它们冷清的背后,反映了国家对边远地区发展的关注和投入,也展现了交通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在价值。
这些机场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它们承载着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历史使命。
因此,与其说这些机场“寂寞”,不如说它们是“等待时机”。
当区域经济崛起、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时,这些机场或许会迎来属于它们的繁忙时刻。而在此之前,它们依然是偏远地区人民生活的希望之门,是连接外界的桥梁,也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这些看似孤独的存在,实则意义非凡。
参考资料:
小机场串起多彩贵州 支支串飞省时又省钱——天眼新闻2024-10-02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