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好奇古代没有那些各式各样的职业,那古人究竟凭啥挣钱呢?今儿个咱就一块儿,瞧瞧古代打工者的谋生之道。
【01】
在古代,人们的职业以及收入情况是怎样的呢?古代的职业种类繁多。农民是其中的主要群体,他们依靠耕种土地来获取生活所需。手工艺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凭借自己的技艺制作各种物品。商人通过买卖商品赚取利润。官员则为朝廷效力,领取俸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职业,如医生、教师等,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人们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不同的职业在古代社会中都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其收入水平也会因职业的不同以及个人的能力和机遇而有所差异。
在古代,存在士农工商四大基础职业类别。拿武大郎一家来讲,武大郎摆个摊卖炊饼,那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买卖人,心里想的是“有炊饼卖,生活就有着落”;他弟弟武松在阳谷县当都头,捧着体制内的铁饭碗,能享受到不少福利,这样的家庭搭配在那时挺普遍的。
在体制内工作,有让人羡慕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体制内的工作,在一些人看来,是很体面的,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然而,这份工作也并非全是美好。工作中的压力、繁琐的事务以及各种规则和限制,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疲惫和无奈。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加班加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且,体制内的竞争也很激烈,想要晋升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时间。总之,体制内的工作,既有表面的风光,也有背后的心酸。
武松在体制内干活,不过他没有正式编制,算是个“吏”,要是放到如今的交通部门,大概就相当于协警。在古时候,官和吏的待遇那可是相差甚远,完全就是有编制的和合同工的区别。
宋江起初是个小吏,干着干着觉得这活儿风险太大,索性就和家里划清界限了。之后他去梁山闯荡,这才有了底气把家人接到身边。由此可见,当吏的待遇还不如那些收入没个准儿的“零元购”呢,实在是“心里憋屈得很”。
瞧瞧那些官员,北宋宰相蔡京过个生日,竟然直接收到了价值10万的生辰纲,这生日礼物真是豪横到没边了!宋朝官员的工资在各朝代中那可是顶尖的,据《宋史职官志》所记,像宰相、枢密使这类高级官员,每个月的俸禄有三百贯,要是换算成当下的购买力,差不多能有30万呢。
另有春冬服各二十匹,绢三十匹,绵二百两,禄粟大概一百石。如此算来,宋朝的高级官员每月轻松收入过百万。就说包拯这样的清官,年薪达到千万并非不可能,他同时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这三个职位,绝对是个“兼职达人”,工资要是不翻倍那都没道理。
【02】
谈到商人,就不能不说那个深谙人性的古代“PUA高手”、拉皮条的超强女讲师王婆。她在为西门庆牵线搭桥时,讲出了“潘驴邓小闲”的说法,这里面的“邓”说的是超级大富豪邓通。
邓通那运气真是没得说,汉文帝准许他铸钱,别人挣钱得拼命努力,他挣钱直接就开印钞机了,打从一出生就到终点了。然而这家伙太张狂,把下任皇帝给得罪了,最终落得个穷困潦倒直至死去的下场,真应了那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在清朝时期,十三行凭借着国家的支持来开展对外贸易。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使得他们成为了垄断对外贸易的大受益者。那时,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抢手的硬货,十三行的商人个个都赚得腰包鼓鼓。
在道光十四年,总行商伍秉鉴的资产达到了2600万银元,换算成白银大概有2000万两左右,他还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世界首富,这实力着实厉害。
瞧瞧《水浒传》中的镇关西,本是开肉铺的,却不安分守己,竟做起了高利贷的勾当,专门欺负弱小,那套路贷玩得相当顺溜。他强行娶了金家女,还没到三个月就把人给休了,没给的钱还硬要人家还上。这做法,真可谓是“缺德带冒烟儿”,着实可恶至极。
农民堪称国家的“无声多数群体”,然而他们的处境极为艰难,收入很不稳定。和尚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当官的也是如此,最终这些税赋负担都压在了农民身上。
富商们通过放贷大发其财,农民却只得无奈去借高额利息的贷款,在困境中艰难求生。丰收年景粮食价格低廉,灾荒年景又无力缴纳税款,农民如同任人宰割的韭菜一般,从拥有土地到变卖土地,最终沦为卖力气的苦力或者无家可归的流民,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工匠当中,武大郎做饼来卖,王婆卖着茶水,他们都算是手艺人,然而若想凭借这些来实现发家致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便是古代众多工匠的实际情况,真可谓是“生活艰难,工匠无奈”。
【03】
在古代,工作的强度究竟谁高谁低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压力,那么,哪些工作的强度更大呢?是农民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还是工匠们在工坊中埋头苦干?又或者是官员们为政务操劳奔波?这都需要我们仔细去考量和比较。
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那可真是比“996”还狠,比“007”还猛。在周朝,公鸡一叫,官员们就得赶紧去上班报到,这上班时间跟鸡杠上了。到了明朝,就更离谱了,官吏和衙役每天清晨五更就得去点卯,一直忙到晚上画酉才结束。
卯时指的是早晨5点至7点,酉时则是傍晚5点至7点,这样算来就是早上6点和晚上6点。在汉朝的时候,是五天休息一天,到了唐朝变成十天休息一天,而到了洪武大帝那时候,每个月只有5号这一天能休息。这种“6630”的工作模式,连996都得甘拜下风。
对当下的启迪
一部《水浒传》,讲透了各种职业的酸甜苦辣。宋江脱离体制去闯荡,鲁智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邓通从巨富变得一无所有,镇关西被“武力解决”,包拯薪资颇高,陶渊明为微薄俸禄烦恼。就连孔子年轻时当过账房先生,曹雪芹写了小说却难以维持生计。
当下正值求职的时节,大伙都在为生计四处奔走。虽说世人皆因利益而操劳,可要始终坚守初心着实不易。怎样既能活得有面子,又能维持自身生计,这是个历经千年的棘手问题。而工作与兴趣如何协调,同样是个令人烦恼的长久矛盾。期望咱们可以从古人的职业历程中汲取些经验,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打工人们,加油啊!